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跡最新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5篇(2)
2019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跡學習體會
村民眼中的“農民院士”朱有勇,五年來堅持把科研論文寫在農村土地上,寫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用科技扶貧的豐碩成果譜寫了一曲時代贊歌。
為民是科學的底色。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廣大貧困群眾的殷殷期盼,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莊嚴使命。正因為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說出了“沒有讓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是我的失職”這樣擲地有聲的話。
脫貧攻堅能有今天的成效,與一大批像朱有勇一樣把畢生所學用于農村、把實驗室的最新成果帶給農民的科技工作者密不可分。正是他們的艱辛努力,讓“脫貧”與“致富”同時有了加速度,也生動地展示了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在科技領域的無窮魅力。
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情。科技工作者的人生追求從來都與人民福祉緊密相連。年近90歲的袁隆平幾乎每天都要去試驗田“打卡”,他培育的高產雜交稻筑起了我國糧食安全根基;讓太行山果實飄香的李保國一生最得意的是“把我變成了農民,把農民變成了‘我’”。他們把自己變成農民,贏得了農民的信任;農民變成他們,成為懂技術、能致富的農業(yè)專家。他們的作為充分證明,科技工作者只有與大地貼得更近、與人民貼得更親,把個人的科學夢融入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實踐,才能更好地施展人生抱負,實現人生價值。
朱有勇的事跡啟示我們,懷揣“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的志向,激揚“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擔當,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發(fā)光發(fā)熱,科技工作者就一定能書寫出無愧時代、無愧歷史的人生答卷。
2019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跡學習有感
在全國上下埋頭苦干、萬眾一心,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戰(zhàn)之際,中央宣傳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狈Q號。
榜樣點亮初心“明燈”,先進指引使命“航向”。連日來,“農民院士”朱有勇的先進事跡不脛而走、四處傳頌——群眾說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貼心人,學生說他是彰學者風范的傳道者,同行說他是“頂天立地”、矢志創(chuàng)新的科學家,而他自己卻說:“我不過是一名農民教授,農民在前,教授在后?!薄稗r民在前,教授在后”八字蘊含著千金分量,充分彰顯出一名共產黨人深厚的為民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作為一名已有38年黨齡的老黨員,朱有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踐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生的莊嚴承諾。他扎根云嶺大地,奉獻三農事業(yè),把科研論文寫在農村土地上,寫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上,讓一家家農民富起來、一個個村寨脫貧,用滿腔熱忱詮釋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為民奉獻的高尚品質,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把真摯的為民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緊貼群眾軌道苦干實干,用“小我”的無私奉獻、無悔人生扛起為民造福的責任,以奮斗的辛苦指數換來人民的幸福指數。
作為一名已經邁入花甲之年的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刻苦鉆研、造福人民,用“我年輕,我來干”的實際行動,盡心竭力為農民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他始終把“讓農民過得好一點、農業(yè)變得強一點、農村變得美一點”作為矢志不渝的追求,數十年如一日執(zhí)著探索,數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培養(yǎng)出上千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高素質的鄉(xiāng)土技術員和致富帶頭人,實實在在地把科技成果帶給農民,點燃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的“星星之火”。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知難而上、刻苦鉆研、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精神,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追求,不計得失、不慕虛名,把個人價值實現與為人民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價值追求化作為人民謀幸福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業(yè)績。
“沒有讓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是我的失職”,一句話道出了朱有勇對農民、農業(yè)和農村的深厚感情,展現出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他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扎根基層、淡泊名利、苦干實干,把工作干在貧困群眾的心坎上,用汗水換來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農民院士”。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堅守為民初心、永葆為民本色,激揚“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使命擔當,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發(fā)光發(fā)熱,以“鐵肩膀”扛起“硬擔子”,用實在行動答好新時代為民謀福祉之“卷”,不負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2019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跡學習感想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于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為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fā)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余畝,成為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群眾脫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農業(yè)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里,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著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說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著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guī)范種植。老人蹲著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帶微笑反復解說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fā)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云南農業(yè)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xiāng)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范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為農戶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范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戶749戶,每戶平均增收2.5萬余元。
穿迷彩服的田間“教書匠”
2015年,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脫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說:“我最年輕,我來干!”
朱有勇帶著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范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fā)現農村群眾素質性貧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chuàng)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有脫貧致富愿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采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著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后,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群眾一起種,一起增收脫貧?!敝裉拎l(xiāng)鄉(xiāng)長龔老五說。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yǎng)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沒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說。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里的欣慰,是發(fā)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說。
30多年來,朱有勇潛心鉆研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在《自然》雜志封面全文發(fā)表,成為新中國植保界在這個期刊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余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為是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范。他構建了冬季馬鈴薯優(yōu)質高效技術體系,2008年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為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為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xù)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后他才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為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云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里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說:“不能我們發(fā)財了,老百姓用不上?!?/p>
2011年12月,朱有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農業(yè)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15年,他又將自己獲得的“云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