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三國演義的成語典故5則
三國演義產生了很多成語典故。以下是小編給大家精選整理的來自三國演義的成語典故,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1、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制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后請魯肅幫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沒亮,諸葛亮便下令開船,并讓士兵擂鼓吶喊。曹操召弓弩手來向船射箭。于是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去,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就這樣,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jīng)過后長嘆一聲:"我真不如他!"
2、趙云單騎救阿斗
新野一戰(zhàn),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zhàn)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護衛(wèi)劉備家小的趙云發(fā)現(xiàn)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墻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云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云含淚推倒土墻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曹將殺來,戰(zhàn)三回合,被趙云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zhàn)十余回合,趙云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阱。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云的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張鎘嚇得一個勁后退。趙云力戰(zhàn)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zhàn)的曹操見趙云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云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連殺50員曹將,終于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3、火燒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妄想一舉消滅劉備,同時吞并孫權占據(jù)的江東地區(qū),劉備和孫權決定聯(lián)合抗曹。雙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磯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zhàn),初戰(zhàn)失利,于是曹操退駐江北,與孫劉聯(lián)軍隔江對峙。東吳統(tǒng)帥周瑜與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商量,覺得曹操人馬眾多,軍容整齊,如果正面交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無法取勝,于是他們決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計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將商量進攻曹操,老將黃蓋認為對方太強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黃蓋五十軍棍。黃蓋被責打后,派人送信給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時,埋伏在周瑜軍營里的曹軍奸細也傳回周瑜責打黃蓋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黃蓋真的要來投降,非常高興。這時,聞名天下的軍事家龐統(tǒng)也來拜見曹操,曹操高興異常,立刻向龐統(tǒng)請教一個他正發(fā)愁的問題。原來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zhàn),而且對南方水土不服,經(jīng)常生病。龐統(tǒng)說:“這有什么難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頭尾相連,用鐵索鎖住,上面鋪上木板,就可以了?!辈懿龠B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戰(zhàn)船用鐵索相連后,沖波激浪,一點也不顛簸。兵士 們在船上使槍弄刀,像陸地上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暈眩。曹操大喜,可是謀士卻說:“戰(zhàn)船連鎖固然是好,可是對方若用火攻,怕難以逃避。”曹操聽了哈哈大笑,說:“不必擔心。我們在北邊,他們在南邊。現(xiàn)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哪里有東南風?他們如果用火攻,豈不是燒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見識,于是放松了警惕。
誰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東南風。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善觀氣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準備。這時,曹操收到黃蓋派人送來的信,約好來投降。曹操帶了將領站在船頭等候。果然看見黃蓋領著十多只小船,順風駛來,曹操非常得意。十幾只小船趁著風勢,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戰(zhàn)船前。黃蓋手一招,小船頓時燃起大火,原來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著火的小船借著東南風,直撞入曹操的戰(zhàn)船營里,曹操的戰(zhàn)船立刻著火,因相互被鐵鏈鎖住,無法脫逃,登時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棄船上岸,誰知岸上屯放糧食的軍營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燒了。孫劉聯(lián)軍乘勢猛攻,曹軍大敗,曹操狼狽突圍,逃回北方。
經(jīng)過赤壁一戰(zhàn),孫權得以鞏固在江南的統(tǒng)治,劉備則乘機占領荊州大部分地區(qū),因而形成曹、孫、劉三方鼎立的局面?;馃啾冢€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黃蓋被周瑜責打然后詐降曹操,被稱為“苦肉計”,而龐統(tǒng)是劉備軍師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議曹操用鐵索連船,致使曹軍戰(zhàn)船被火攻時難以逃脫,此計被稱為“連環(huán)計”。
4、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yè)。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5、舌戰(zhàn)群儒
其實是諸葛亮說服孫權抗擊曹操的一個序曲。當時在東吳的陣營中,對于曹操的百萬雄兵壓境,文臣武將有兩派主張,即投降派和主戰(zhàn)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張昭、顧雍、虞翻、步騭、薛綜等,要說服吳侯孫權,不說服這些整天在孫權耳邊散布曹操威脅論、散布曹兵不可戰(zhàn)勝論,并吵嚷著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謀士是不行的。但要說服這些滿腹經(jīng)綸的人物,也決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諸葛亮是怎樣一步步取得論辯的勝利的! ”
第一個回合:昭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個回合: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于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卷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第三個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國天下;....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相關文章:
2.古代成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