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想知道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快來學習吧!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東北的物產(chǎn)及淪陷的歷史資料;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錄像:九一八事變資料介紹,(課前3分鐘)讓學生談感受。
教師講述:九一八事變之后,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東北大地的時候,無數(shù)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遠離故土家園。試想,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家仇國恨與思念之情思?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東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來聆聽一下作者的心聲。然后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指名學生朗讀。
三、課堂學習研討
活動一:聽一聽,感受故鄉(xiāng)美。
邊聽邊思考:
1.概括兩段內(nèi)容.
2.東北給你怎樣的印象?(提示:劃出各段中有關描寫故鄉(xiāng)景物的語句,然后概括,可以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注: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了解的東北信息,自由交流“東北印象”,然后教師課件展示以“東北印象”為主題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東北的物產(chǎn)豐富,
明確:
1.(1)我常常想起關東原野的一切,我時時聽見故鄉(xiāng)的呼喚,我的心為此熱血沸騰。(2)故鄉(xiāng)的美好生活令我夢縈魂牽,我發(fā)出誓言,為故鄉(xiāng)母親戰(zhàn)斗犧牲。
2.東北物產(chǎn)豐富、美麗、豐饒(板書)。
小結:從圖片中,我們欣賞到了東北的景物美、文化美。而在作家端木蕻良的筆下則展示的更加具體形象。
活動二:讀一讀,感悟故鄉(xiāng)美。(小組合作學習)
精讀課文“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思考:
1.作者在這段話中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和物產(chǎn)?
2.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手段描寫這些景物和物產(chǎn)的?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提示:可以從詞語的運用、句式、修辭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
3.有人認為這段話排列的詞語過多,不夠簡潔.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刪掉,如:”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讕語……等”。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么?
要求:以四人或兩人為一小組,每人說一個內(nèi)容,先讀段落,再交流討論兩個問題,然后班上集體評價,教師點撥。(注:學生在交流時,教師巡回指導。)
明確:
1.作者列舉了白樺林、紅高粱、馬群、黑土地等。描繪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激情贊美和深切懷念
2.(1)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沖擊力。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
(2)調(diào)動了視覺。如:“參天碧綠的白樺林”“紅布似的高粱”中“碧綠”、“紅”。
(3)運用了嗅覺。如:“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敝小八上銡馕丁?。
(4)運用了聽覺?!拔衣犚娖け逎L落在山澗里的脆響?!敝小奥犚姶囗憽薄母鞣N角度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5)運用短語,如:“參天碧綠、標直漂亮”。形容東北地區(qū)的事物,表現(xiàn)東北的廣闊。
3.運用一系列的物象和形容詞,一覽無余地給我們展現(xiàn)了整個關東原野的美麗景象,造成視覺上的沖擊力,使人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了熱愛之情。讓人仿佛看到東北的人們趕著馬車、拉著糧食在大道上跑著的情景。
齊讀這個片段,感受東北的美麗,感受作者的情懷。
第二段景物:
(1)“在春天……從這頭響到那頭。”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調(diào)動了嗅覺、視覺。展現(xiàn)了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2)“秋天,銀線似的蛛絲……響著?!边@里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調(diào)動了視覺、嗅覺、聽覺等角度,展現(xiàn)了秋天豐收的景象。
小結:作者調(diào)動了各種手段,描繪了東北美麗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熱愛之情。可是這么美的景物卻被日本糟蹋得不成樣子,變得蕭索和凄涼,從而使作者變得憂傷和憤怒。(板書:變蕭索凄涼)
活動三:品一品,眷念故鄉(xiāng)美。
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打動你,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39;情感?請找出來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談談你喜歡的理由。可以用我喜歡,因為這里用了
的句式回答。
學生品讀課文,進行語言品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明確:(找出三句以上即可)
(1)我喜歡“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因為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其中“熾痛”二字用得好,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2)“我無時無刻不聽見……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它召喚我回去?!边@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3)“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泛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到處擴散”。這里指作者的心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濫奔流,從而用“泛濫”一詞來形容作者那激憤狂放的心情,更多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4)“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埋葬”一詞用得好,日本沒來之前,東北是美好的,因此,作者是快樂的但是九一八事變之后,東北變得一片凄涼,作者被迫遠離家鄉(xiāng),作者是痛苦的,因此用埋葬好.
(5)“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這里對土地以“你”相稱,用了呼告的手法,把對土地重新獲得自由解放的迫切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6)為了它,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這句話寫出了作者愿付出一切解放家鄉(xiāng)的決心。
學生齊讀第二段中部分句子。板書:戰(zhàn)斗到底,解放站立。
小結:作者的感情多么強烈?。∈堑?,當抗日烽火然遍大中國大地時,光未然面對黃河寫下了《黃河頌》;當法國阿爾薩斯遭受普軍侵占,都德面對失去國土的沉痛寫下了《最后一課》;九一八事變已過去整整十年了,流亡在外的東北人們依然無家可歸,端木蕻良面對失去的關東原野,寫下了《土地的誓言》。
活動四:抒一抒,故鄉(xiāng)會更美。
請你模仿本文的寫法,用一段優(yōu)美的語言將你的故鄉(xiāng)描繪出來,或者用你的彩筆把你的故鄉(xiāng)畫出來,以此來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150字左右)。
注:(課前寫作,課上展示,并作出評價。)
四、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土地的誓言》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作者熾痛的熱愛,他懷著一顆滾燙的心,決心為土地的解放戰(zhàn)斗到底。作為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更要熱愛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土地,
因為土地以寬厚似海的胸懷哺養(yǎng)著華夏兒女,土地以豐腴肥厚的身軀滋養(yǎng)著炎黃子孫!我要為土地吟一首詩,那就是土地之詩;我要為土地譜一曲歌,那就是土地之歌。請同學們一起欣賞祖海的《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
五、作業(yè)布置:
1.摘抄本文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并做些點評。
3.達標練習:練習反饋及拓展延伸鞏固
六、板書設計: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美麗蕭索
土地{變
豐饒凄涼
誓言:戰(zhàn)斗到底解放站立
梅花三弄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并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2.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生動形象和說服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揣摩本文比喻中蘊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1.精心導入
播放《國歌》的音樂,同學們,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正如歌詞中所說的那樣,是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她如戰(zhàn)鼓震撼了中國人的心,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保衛(wèi)和建設自己的家園,克服重重困難,執(zhí)著向前。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國處在艱難的時候,創(chuàng)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樣也激勵著中國人努力沖破一切困難,奮勇向前。
2.感悟內(nèi)容
a.如果別人要你向他們介紹我國的困難處境,我國的國民雄健的兩種情況時,那么你會怎么讀標題?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都重讀)
b.如果要鼓勵你的同胞挺起胸膛來戰(zhàn)勝困難,那么你又怎么讀標題呢?哪個詞語該重讀?(“雄健的國民”重讀)
c.再讀課文,將體會結合起來。
d.下面研究一下,國民為什么能雄健,先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
e.國民為什么能“雄健”?同學們采集課文說話,這樣說:國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為他們……。
f.選讀課文,選取你最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大家聽,并談談理由。
g.明確雄健的含義。
投影
比喻長江大河──民族生命進程
揚子江、黃河──中華民族歷史進程
浩浩蕩蕩──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平原無際,一瀉萬里──中華民族歷史順利發(fā)展
曲折回徊,崎嶇險阻──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濁流滾滾,一瀉萬里──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
小結:
作者在通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戰(zhàn)勝困難。(播放課件)這雄健精神是: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勇往直前。
3.朗讀體味
a:下面一個人讀一段,請五個學生讀。
b:四人小組討論,哪個同學讀的表達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鐘后,派代表發(fā)言。
c:分部朗讀:男、女個一名擔任領讀,讀第一段。第二段由全體女同學朗讀。男同學讀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輪讀。第五段由領讀來讀首句,后幾句由男女生齊讀。
體味反思質疑交流
1.閱讀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大家交流一下。
2.“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蹦阌羞^這樣的經(jīng)歷嗎?你體驗過這樣的美趣嗎?
總結:同學們,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乃至每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就是要靠雄健精神;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像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那樣勇往無前。
延伸作業(yè)
模仿課文,用比喻手法寫一段話,說一個道理。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3
1.在山的那邊
學習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2.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重點難點
1.重點: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2.難點:初步領悟課文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這些生字詞注音并解釋,掌握這些詞語的運用。
(1)癡想(chī):
(2)隱秘:隱蔽,不外露。
(3)鐵青:形容人恐懼、盛怒或患病時發(fā)青的臉色。
(4)凝成(nng):凝結成。
(5)誘惑(yu):吸引,招引。
(6)喧騰(xuān):喧鬧沸騰。
(7)漫濕:水滿濕潤。
(8)枯干(kū):失去水分,沒有水。
(9)一瞬間(shn):一眨眼之間。
2.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均縣(現(xiàn)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diào)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游動懸崖》等。
2.導語。
童年時代,每個人都有過美好而朦朧的“夢”,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qū)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他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我們可以從詩中找到答案。
三、正課
1.朗讀指導,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我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謂正確,就是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謂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頓合理;所謂有感情,就是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揚頓挫,講究音量、速度、語氣、語調(diào)的合理配合等,從而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老師范讀課文(或聽課文錄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5.探究質疑:“我常伏在窗口癡想”,“癡想”的原意是什么?在這里有什么含義?
討論并歸納;“癡想”原意是發(fā)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愿困居于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
6.探究質疑:為什么說是“隱秘的想望”?
討論并歸納:因為“我”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而這個想望并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是“隱秘”的。
7.探究質疑: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討論并歸納:“鐵青”不僅寫出遠山的顏色,也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拔摇迸郎仙巾敚疽詾槟芸匆姶蠛?,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那里責備我癡心妄想,臉色鐵青。運用的是擬人手法。
8.探究質疑:“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么意思?討論并歸納:“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xiàn)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第二課時
9.探究質疑:為什么說“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討論并歸納:因為詩人領悟到媽媽所說的“?!保皇亲匀唤绲暮?,而是指理想和信念。
10.探究質疑:既然“?!笔侵咐硐氲木辰?,那么詩中的“山”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無數(shù)座山,比喻重重困難。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無數(shù)座山,那就更要歷盡艱難,這就是說,理想的實現(xiàn)是要歷盡千辛萬苦,需要百折不撓堅持奮斗,理想境界才能實現(xiàn)。
11.探究質疑:“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討論并歸納:“種子”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這是媽媽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并非指實在的東西,所以說是飄來的。
12.探究質疑:為什么說一座座山頂會“誘惑”著我?
討論并歸納: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13.探究質疑:“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yǎng)、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課前三分鐘
二、導入新課
1、有一部電影叫《未來水世界》,主要情節(jié)是陸地被海水淹沒后人們?yōu)閷ふ谊懙囟归_的斗爭。影片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對陸地的向往。是啊,面對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故土,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
然而,九一八事變之后,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東北大地的時候,無數(shù)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遠離故土家園。試想,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家仇國恨與思念之情思?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東北同胞當時的心情。
2、教師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讓學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說說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設情境。
三、配樂范讀,學生朗讀
1、(要求)
a.感受作者所蘊涵的情感
b注意教師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等的把握和處理。
c畫出自己深受觸動的句子或詞語。
2、學生交流各自的聽讀感受,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懷念、贊美、憂傷、憤怒等)
3、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要求:流暢、準確、并盡量讀出剛才自己所體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師正音并進行肯定評價。
四、自主研讀與賞析
1、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了解的東北信息,自由交流“東北印象”,然后教師課件展示以“東北印象”為主題的圖片。借此進一步把握作者對故土的激情所產(chǎn)生的基礎,同時為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與氣氛。
2,教師拋出兩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與熱情:
問題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
問題二:作者是運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對故鄉(xiāng)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請舉例說明。
3,學生精讀課文,進行語言品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明確:
A、運用大量富于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直接抒發(fā)感情。
B、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沖擊力。(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當我想起故鄉(xiāng)的時候,……噴涌著血液一樣”;在春天,……多么豐饒”等句子。)
C、人稱的恰當運用。(先用第三人稱“她”而不用“它”,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隨著情感的&39;越趨激蕩,作者又將她改成第二人稱“你”,直接傾訴對故土的感情,顯得直接而迫切,產(chǎn)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
4。在研讀賞析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課文,運用朗讀的技巧來表達自己對課文情感的把握。
五、探究與反思
1、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課文總共只有兩段,請大家想一想,這兩段在內(nèi)容和結構上有何異同?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2、學生小組充分探討交流后,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引導:
結果相同:都是先直接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然后回憶,最后在直接抒情。
內(nèi)容上的相同點:都有對故鄉(xiāng)的回憶和描述。(第一段:“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第而段:“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多么豐饒”。)
內(nèi)容上的不同點:回憶中選取的景物不同。
__教師引導:所選景物各有什么特點?為何選取不同景物?
__學生討論明確:前者選取東北所特有的物產(chǎn),并采用景物的疊加,是為了展現(xiàn)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表達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激情贊美和深情懷念,應用排比,則加強了對讀者的情感沖擊力。
后者選取了春,秋兩季的景物,同樣表現(xiàn)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但沒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沒有前者來得。它也表達可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懷念中卻暗含著憂傷與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強烈的噴發(fā),面對土地發(fā)出自己堅強的誓言。
3、學生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質疑研討。
4、學生反思本課的學習過程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六、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你的家鄉(xiāng)留給你這樣的印象?寫一篇隨筆,描繪一下你印象中的故鄉(xiāng),表達你對它的情感。
板書設計: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5
教學目標
⑴掌握本文創(chuàng)作的特點,把握人物性格的特點;⑵分析本文的重點語句,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體會再塑生命的含義。
思想教育內(nèi)容
教育學生要努力關注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的人們,要積極從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歷程。
教學重點
1.梳理再塑生命的歷程。
2.體會并能分析出海倫成功的因素。
教學難點
體會到海倫對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
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過程(達標措施、反饋矯正)
一、導入新課
一個倔強的小姑娘,可以看出她的堅強:她兩眼注視著前方,眼里卻看不到景象。她又啞又聾又失明,卻沒有因此而失望。是她的老師莎莉文,用心去哺育她成長。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見證這個奇跡。
二、認識并了解海倫凱勒及莎莉文老師的事跡
資料1: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馬克吐溫
資料2: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里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
她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她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預習檢查
1、字詞學習
①覓食(ìshí)慚愧(cánuì)小憩(qì)遨游(á)冥思遐想(íngxiá)
搓捻(cuōniǎn)企盼(qǐ)繁衍(ǎn)遷徙(xǐ)花團錦簇(ǐncù)
②搓捻:用手指搓。企盼:盼望。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遷徙:遷移。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繁花似錦:各種各樣的花顏色鮮明華麗。風云突變:比喻變換動蕩的局勢。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四、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
1、仔細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所記敘的主要事件.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1)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2)老師讓我認識、了解美麗的大自然。(3)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2、的綱領句是:“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3、迅速瀏覽課文,再次來見證“重塑生命”的歷程。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霧中的航船,課文第4自然段)
②光輝的起點:________(相識,課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復蘇: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文字,課文第13自然段)
④成長的浪花: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大自然,課文第14自然段)
⑤生命的升華:生命中擁有了______(愛,課文第39自然段)
4、主題探究
①我們一起見證了成功的再塑生命的歷程,那么同學們現(xiàn)在對“再塑生命”該怎樣理解呢?
原意指“重新獲得生命”;這里指“海倫的生命被莎莉文老師從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里引領出來,重新感受到了光明和希望”。
②海倫最終戰(zhàn)勝困難,完成了生命的再生。同學們你認為一個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具備那些因素呢?
毅力:小海倫沒有對認識文字放棄。靈感:小海倫通過水受到了啟發(fā)。求知欲:小海倫對新事物擁有極大的熱情。
好老師:莎莉文小姐富有愛心且教學技巧高超。
③莎莉文老師教會海倫許多東西,為什么海倫只寫了“認識文字、了解大自然、理解愛”三件事呢?
文字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自然是生活的根基愛是人類的靈魂
5、課外拓展
海倫是世界上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請同學們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
①貝多芬:德國偉大的作曲家,26歲時聽覺衰退,35歲時完全耳聾……
——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給與世界
②阿炳:二十多歲時患眼疾雙眼相繼失明……二胡作品《二泉映月》獲二十世紀華人經(jīng)典音樂作品獎。
③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lián)作家,25歲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以頑強的意志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④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政治家,41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下肢癱瘓……是美國歷史上唯一蟬聯(lián)四屆的總統(tǒng)。
⑤張海迪:5歲時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高位截癱……自學掌握英語、日語、德語等,當代知名作家,翻譯家。
6、小結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光明有聲音的世界里,但不要忘記,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nèi)匀簧钤诤诎岛蜔o聲的世界里,我們的愛可以重塑他們的生命,帶給他們溫暖,帶給他們光明。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6
[教例簡述]
這是余映潮老師的一個教例。
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讀——讀懂詞意。(6分鐘左右)
1、同學們讀課文,讀注釋。
2、請同學們向老師自由提問,看還有哪些字不認識,哪些字詞的意思弄不懂。
讀——讀順句子。(6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雜然地習讀課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師重點輔導兩個句子的讀法。
①兩狼之并驅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
讀——讀評故事。(14分鐘左右)
1、全班同學分段朗讀課文,每讀一段之后,一個同學讀課文中的編者已寫好的評點。同學們從屠戶的角度、從情節(jié)的角度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全班同學再分段朗讀課文,每一段之后,一個同學讀自己寫的課文評點,同學們從“狼”的角度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同學們繼續(xù)分段朗讀課文,每讀一段之后,老師自說對課文的評點。引導同學們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理解課文內(nèi)容。
如此讀讀評評、評評讀讀,三讀三評。
讀——品讀意味。(8分鐘左右)
1、全班同學分組朗讀課文,2、每個同學都以“……表現(xiàn)了……”或“……寫出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
3、教師就最為重要,最為精彩的內(nèi)容小結,學生記錄:
課文語言簡潔生動。如開頭20字,寫出了故事的時、地、人、環(huán)境,渲染出了緊張的氣氛;又如結尾20字,點出主題,寓意深刻:中間100多字,寫出了一個波瀾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寫人、狼的動作神情之處,無不表現(xiàn)人、狼的性格特點。文章正是通過一連串簡練生動的描寫,把狼的“變詐”、屠夫的機智,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讀—演讀情境。(3分鐘左右)
1、師生用讀故事的語調(diào)朗讀課文,讀出情景,讀出高潮。
2、課堂小結,完成板書:狼黠——增笑
[評析]
從文言文教學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全新的設計。
新意之一:
沒有串講,沒有翻譯,有的只是:朗讀。
所謂“教學千法讀為本”,是指出的誦讀?!白x懂詞意——讀順句子——讀評故事——品讀意味”的教程既表現(xiàn)了教者思路的科學嚴密,更表現(xiàn)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意蘊。
新意之二:
沒有分解,沒有切割,有的只是:評點。
“讀讀評評、評評讀讀,三讀三評‘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創(chuàng)意的閃光點。師與生融為一體,用“多角度反復”的方法評點課文,閱讀視點的變化引來了課文的三維的立體的動感。這既是優(yōu)美的教法,也暗含著學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沒有大段的講解,沒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個同學以“……表現(xiàn)了……”或“……寫出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這個有力的教學問題引發(fā)出學生對課文每一個細節(jié)的咀嚼品析,學生在此時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些時也醞釀了教學的的高潮。
這個全新的教學設計,表現(xiàn)出教者對所教學的內(nèi)容有著多么豐富的感受。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7
《鄧稼先》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生字新詞。
2、了解楊振寧、鄧稼先兩位科學家的有關情況及一些相關的背景材料,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習鄧稼先把一切獻給科學、獻給祖國,不計較個人名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過程
一、作者,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一)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想一想,哪些句段讓你最感動?反復細讀后,再想想這些內(nèi)容是否最能體現(xiàn)全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現(xiàn)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兩人不同個性、品質的詞語及細節(jié),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得出了怎樣的結論。(把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他們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性格和為人。奧本海默鋒芒畢露,而鄧稼先卻忠厚平實,從不驕傲。)
三、精讀課文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部分,想一想:這部分開頭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有什么作用?結尾處又引用兒時學到的&39;“‘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第五部分開頭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借古詩文來描繪鄧稼先工作地點的荒涼,并由此揣測鄧稼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率領部下奮斗犧牲時的心情,從而突出他的堅強意志,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結尾處引用兒時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說明了鄧稼先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男兒,他有著為祖國而獻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質。)
(二)課文最后一段寫道:“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苯Y合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
(三)本文分段較多,有時一兩句就是一段,簡潔精煉,鏗鏘有力。試找一些例子,反復誦讀,體會這些語言的表現(xiàn)力。(本文語言很有特色,句式多變,長句與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運用服從于感情表達的需要。例如,在“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作者用了四個短句分段列舉了1898年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表現(xiàn)力強。)
(四)作者說:”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兒子?!霸囌務勀銓@句話的理解。(”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兒子“,是指鄧稼先與鋒芒畢露的奧本海默有著根本的不同。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有自己的氣質和品格。)
(五)小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國”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任選其中一位科學家,由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互文、對偶、排比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注重朗讀,在讀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問引導式教學,使學生了解木蘭的英雄性格;加入情景劇表演,幫助同學們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木蘭的英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jié),感受木蘭形象
教學難點
認識人物性格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女扮男裝的奇女子花木蘭。
二、文體知識介紹
我國古代北朝人豪邁淳樸,長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間流傳著大量動人的詩歌,其中《木蘭詩》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濃烈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解放甲回鄉(xiāng)的不平凡經(jīng)歷。本文是一首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稑犯娂放c《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雙壁”。
三、整體感知
1、初讀感知:自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體會這首詩的感情。
讀準字音
唧唧機杼軍貼可汗鞍韉轡頭鳴濺濺燕山鳴啾啾戎機朔氣金柝扶將紅妝著帖花黃傍
2、聽范讀,要挺準讀音,聽清句子停頓。
3、搖頭晃腦讀節(jié)奏,古代讀書人讀書進入佳境之時便會搖頭晃腦,搖頭晃腦正符合古文的節(jié)奏,學生試讀節(jié)奏。
4、小組合作四人小組合作根據(jù)注釋譯課文,全班分成兩大組,第一大組以一至四段為主,第二大組以五至七段為主。
討論前補充新知識
互文:指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相互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式。例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
5、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6、概括詩歌情節(jié)。速度課文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詩歌情節(jié)。
交流后的結果:代父從軍(1---3);征戰(zhàn)生涯(4);辭官回家(5---7)。
四、根據(jù)情節(jié)嘗試背誦。生自由背誦。
五、作業(yè):熟背全文并準確翻譯句子。練習搖頭晃腦讀古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上節(jié)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檢查朗讀情況。
二、走進木蘭。
1、搖頭晃腦是讀出來了,但老師沒聽出悲傷、憂愁、喜悅的情感。要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木蘭,了解木蘭。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感人的語句,讀一讀精彩的片段,并試著分析原因。
2、師示范:
感人語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蔽矣X得此時她的父母一定年紀很大了,走路顫巍巍的,還相互攙扶出城迎接,他們盼望了這么多年,擔心了這么多年,木蘭回來了,他們的心情一定很激動,邊走邊流淚,這個淚是喜悅的淚。
精彩語句:“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辈粌H在修辭上運用了互文,還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更寫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
3、找出后小組內(nèi)交流并相互知道補充。
4、小組推薦在班內(nèi)交流。
教師要抓住關鍵句子的理解并指導朗讀:
(1)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寫出了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可見她的堅強勇敢。
教師引導:木蘭的決心是看完軍貼立即下的,還是三思之后下的?(三思)哪些語句能看出來?(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替父從軍好事一樁為什么還嘆息?(木蘭是女子,古代女子沒地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準拋頭露面,而家中又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所以她心里矛盾,可以想象木蘭的愁苦之態(tài)。但木蘭最終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里面可是有很大的風險,一是怕別人識破,更主要的是戰(zhàn)場上面對的將是死亡,可見木蘭的一片孝心,可見木蘭的堅強勇敢。)
怎樣去讀一二段呢?(慢而低沉。在讀到“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笔且脠远ǖ恼Z氣讀的沉著有力。)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萬里”表示征途漫漫,“若飛”形容速度之快,木蘭能夠大膽的走向戰(zhàn)場,并與男兒一樣勇敢作戰(zhàn),木蘭很了不起。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教師引導:每當讀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一幅“月下戍邊圖”,月下何人?(木蘭)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月下戍邊圖”。
讀這一段要用什么樣的語氣?(抑揚頓挫要鮮明,節(jié)奏要慢,讀出她的英雄氣概。)
(3)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表現(xiàn)了木蘭不幕功名富貴,甘過平凡生活的高貴品質。
教師引導:木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過平凡的日子。)在豫劇《花木蘭》中有木蘭回家報恩的唱詞,請同學唱或者放音樂。(平了賊兒回家,一天也不停,快馬加鞭趕回家門,我孝敬娘親。)孝敬爹娘,過一個普通女子的耕織生活。這本來是很容易實現(xiàn)的,可戰(zhàn)爭改變了木蘭的命運,她必須為實現(xiàn)理想而走一段曲折的道路,也為了更多人能順利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她作出了非常人所能作出的犧牲,所以“英雄”二字,木蘭當之無愧。
朗讀這幾句要注意:語調(diào)要平穩(wěn),“還故鄉(xiāng)”三字要頓開,語調(diào)保持一致,以表現(xiàn)木蘭的不卑不亢,不幕功名富貴的高貴品質。
(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特征明顯,而戰(zhàn)場廝殺時,要分辨男女就十分困難了。這是對木蘭的贊美與歌頌。
教師引導: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膽識、才能并不比男子遜色。
5、小結:本文塑造了怎樣的木蘭形象?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三、詩歌創(chuàng)作
這么多的優(yōu)點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現(xiàn)實的人物,又是勞動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為了更深的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我提議,每人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謳歌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女兒花木蘭。
參考題目:
1、爹爹,讓女兒替你去出征
2、媽媽,我回來了
3、誰說女子不如男
4、英雄頌歌
可選用任何一種人稱;可寫出發(fā)前,送別,征戰(zhàn)生涯,歸來團聚時,可寫一句兩句一段兩段。
學生展評作品。
四、美讀課文
讓我們放聲朗讀,把我們對木蘭的感情盡情的讀進去!
之后,請幾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總結:
木蘭為理想而生,為理想而奮斗,她的品質正在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身上延伸。今天的作業(yè),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24、木蘭詩
木蘭: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
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巾幗英雄
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
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9
【設計說明】
這篇生動感人的小說,學生很容易讀通,但不容易深入讀懂,因為時間和空間與我們的學生相距太遠了,且亡國之痛更是一種陌生的情感。因此,教學在一系列的問題討論中層層深入,意在讓學生在反復品讀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最后的擴展閱讀使學生由法語回到了漢語,體味中國人對祖國語言的感情,從而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愛國主義。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討論,感受最后一課的氛圍。
2、圈劃有關小弗郎士心理變化的詞語,理清他的心路歷程,并探究其變化原因。
3、精讀重點句、段,通過對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的分析及學生的移情來體驗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探析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心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感受最后氛圍
播放《思鄉(xiāng)曲》導入:都德先生的《最后一課》從1913年被介紹到中國以來已整整九十年了,它也整整影響了我們好幾代人。不知有多少人讀完這一課后,為之動容,掩面而泣。那么為什么它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呢?為什么它會成為我們腦中揮之不去的經(jīng)典作品呢?最主要的是它的以情奪人。今天我們主要通過對特定的環(huán)境以及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的分析來學習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的方法。并體驗在這一課中主要人物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初步把握文意
討論:
1、這篇課文題目為《最后一課》,為什么說是最后一課?
(11小節(jié)說柏林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只能教德語了)
2、本該是一堂很普通的課,現(xiàn)在卻因加了最后兩個字而變得特殊起來。最后這兩個字最能讓你們想到什么?
(悲傷、沉重、依戀、惜別等)
3、課文中最能渲染這種氣氛的描寫在哪里?找出來,讀一讀,體會其中的情感。
(教室里的氛圍;來了一些鎮(zhèn)上的人;感覺氣氛很沉重也很悲傷。表現(xiàn)依戀、惜別的在22小節(jié)。文章用一種極其樸素的語言述說著你很熟悉但又將要失去的東西。特別感人,給人的感覺卻很傷感,以后將是物是人非了啊。小院子、課桌、椅子、胡桃樹、紫藤將還在,而韓麥爾先生卻要走了)
三、再讀課文,抓住心理,捕捉心路歷程
1、導:我們的心也跟著沉重起來。那么在這么一個特定的最后的氛圍下,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弗郎士的&39;心路歷程。
2、思:在這一過程中,小弗郎士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長為一個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間成長為成年。這是什么原因促使的?
(戰(zhàn)爭,國家主權的喪失、民族語言的被剝奪。對于一個跟我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對他來說本來很正常,痛苦的事該由大人去承擔,現(xiàn)在卻要他過早地面對這殘酷的現(xiàn)實。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很痛心。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就是韓麥爾先生言行的影響)
四、朗讀前一部分課文,注意讀出小弗郎士的心理變化
第二課時
一、品讀體驗
1、請同學們找出韓麥爾先生最能打動我們的一些言行。
(語言主要集中在11、18、19小節(jié),行動24~29小節(jié)。11小節(jié)主要是宣布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聽說是最后一課,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一樣,使小弗郎士產(chǎn)生了悲傷、沉重、依戀、惜別等感情)
下面我們著重來分析18、19小節(jié)。請一位同學來為我們朗讀一下。
2、提問朗讀的同學: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句話?為什么?
(自責的話。通過韓麥爾先生的自責,通過對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懺悔。讓我們感覺到難受,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所以也就有了韓麥爾先生最后的言行)
3、確實,國將不國,這是何等的悲哀。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課文錄音片斷。在這一小節(jié)中,有韓麥爾先生的幾個定格動作,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表現(xiàn)了韓麥爾先生此時此刻怎樣的一種心情?
播放課文錄音片斷。
(韓麥爾先生的定格動作:站、哽、轉身、拿起、使出、寫、呆、靠、做等,連續(xù)幾個猛烈的動作,突出表現(xiàn)了韓麥爾先生內(nèi)心的激動和憤慨,說明亡國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時的鎮(zhèn)靜,他痛苦得已經(jīng)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話也說不出來了)
4、我們看一下25小節(jié)。請我們同學聯(lián)想一下,此時如果你是韓麥爾先生,你會說些什么?
(千言萬語都包含在法蘭西萬歲這五個大字上。)
5、我們再來看一下課文最后,韓麥爾先生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這個手勢有什么含義?
(無奈、悲憤、做一個了斷等,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將成為亡國奴,將失去教本國語言資格之際,他最后的幾個形體語言顯得蒼白無力,但我相信它將成為幾個畫面長久地定格在他學生的腦海里)
6、同學們,面對著老師的這么一個手勢,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或者是他的同班同學,你會怎么做,請我們同學靜靜思考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這時可能每個人發(fā)泄情感的方式會不一樣,但老師相信即便是一片寂靜,此時也是無聲勝有聲,是沉默的抗議?,F(xiàn)在就讓我們同學一起跨越時空,來到阿爾薩斯,來到韓麥爾先生的課堂上,再和小弗郎士一起來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吧!
教師朗讀(隨放背景音樂)。
二、遷移提升
1、教師引導:
確實,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是血,從噴泉里揚出來的是水,而從一個飽含愛國激情的作家筆下,寫出來的卻是感人肺腑的愛國主義篇章。都德先生的這最后一課以它的以情奪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而跟法國人民類似的命運,卻使我國的人民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祖國媽媽。
2、學生閱讀補充材料: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描寫的北平被侵略軍占領后某學校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時的情景。
3、請思考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⑴找出祁瑞宣老師在這一課上的反常舉動。這一系列動作反映了他當時怎樣的一種心情?
(反常的表現(xiàn)說明做亡國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鎮(zhèn)靜,他痛苦得已經(jīng)控制不住感情了)
⑵比較一下,韓麥爾老師和祁瑞宣老師有什么異同?
(他們都是愛國的,都是行動上被迫的放棄,感情上永恒的堅守)
⑶假設你是祁瑞宣老師的學生,請描述一下在這一堂課上你的心理變化過程。
學生各抒己見。
三、總結新課
同學們,國破的痛苦該由全民族共同承擔。韓麥爾先生說得好,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這是人們在救亡的心態(tài)下對祖國文化的認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科技都在迫切地尋求發(fā)展。它不靠別人,靠我們自己,特別是靠我們朝氣蓬勃的少年,世界是你們的,未來在你們的手中。
四、布置作業(yè)
續(xù)寫課文,提示:
1、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
2、緊承文末一句話,圍繞愛國主義的主題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憤怒的人們久久不愿離開教室,人們高呼:我們要法語,不要德語!打倒普魯士!法蘭西萬歲!普魯士兵兇神惡煞的沖進教室,與人們廝打起來人們含恨離去幾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韓麥爾先生又給人們上法語課
3、結構要完整。
【板書】
上學的路上──看到教室里的氣氛──知道是最后一課──鴿子
怕罵、貪玩────驚詫────難過、懊悔────悲憤
(幼稚)────────────(成熟)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0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理解怎樣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3、了解中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認識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1、閱讀課文,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理解怎樣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教學難點:理解怎樣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也可收集一些橋梁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看圖聯(lián)系“錢塘江大橋”的相關新聞。
二、作者簡介,揭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
茅以升(1896-1989),江蘇鎮(zhèn)江人。我國橋梁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國橋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我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
投影展示課題、學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回顧說明知識。
1、注音:
拱橋:g?ng酈道元lì惟妙惟肖:xiào
張?zhuó?河:xiáo飲澗:jiàn勻稱:yúnchèn
2、解詞:
巧妙絕倫:巧妙得沒有什么東西能夠相比得上。倫,同類、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回顧知識:交代文體
說明方法――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畫圖表、引資料
說明順序――時光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語言特點――準確、平實(生動)
四、快速閱讀全文,歸納特征。
1、石拱橋有什么特點?
2、給課文題目加上定語“____的中國石拱橋”,透過定語來體現(xiàn)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明確: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3、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征,課文精選了哪兩個例子?
明確:趙州橋、盧溝橋
4、為什么選取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例子,用這兩個例子能否體現(xiàn)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呢?在課文中篩選出相關語句。
明確: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分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和1189――1192年間,
歷史都很悠久;趙州橋前人有“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的盛贊,盧溝橋有“盧溝曉月”的美譽和形態(tài)不一、惟妙惟肖的石刻獅子,形式都很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兩座橋結構堅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無損。中國石拱橋的三個特征,在它們那里都十分突出,所以選取兩座橋作為例子,就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征了。
5、既然這樣,那么作者為什么不只是選一個例子,那樣文章不是更加簡潔嗎?
明確:趙州橋是單拱,盧溝橋是聯(lián)拱;獨拱、聯(lián)拱代表了中國石拱橋的兩種
類型,因此,都務必介紹,這樣才能說明得既典型又全面。
五、精讀課文,分析問題。
1、請一位同學朗讀4――5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趙州橋特點的,這些特點的順序能否顛倒?
明確:趙州橋(獨拱石橋)的四個特征:(1)只有一個弓形大拱――最長、無坡;(2)拱肩上各有兩個小拱――省料、防洪、美觀;(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獨立承重;(4)結構勻稱環(huán)境和諧――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四個特點之間是主次關系,不能顛倒。
2、請全班同學齊聲朗讀6――8自然段,看看盧溝橋有什么特點?找到說一說。
明確:盧溝橋(聯(lián)拱石橋)的特點:A、十一個拱聯(lián)成整體,堅固;B、橋面用石板鋪砌成,平坦;C、石欄上雕刻有獅子,美觀。
3、作者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整體特征后,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典型的例子分別介紹,這屬于什么結構呢?
明確:總分結構
六、拓展延伸,探討問題。
1、文章最后兩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資料?試從文中提取兩句話來概括。
明確:
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我國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
2、欣賞現(xiàn)代橋梁建筑。(投影展示)
3、筆有哪些類型,有什么共同點呢?
4、討論:如果要寫一篇文章介紹筆的用途,應選取哪些例子,為什么?
七、課堂小結:
《中國石拱橋》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精心選取說明例子、合理安排說明順序,運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說明,既傳播了石拱橋的知識,又為我們說明文的寫作帶給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板書設計:
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趙州橋盧溝橋
一般――――→特殊
邏輯順序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1
〖創(chuàng)意說明
依據(jù)小說的文體特點,由老師拋出學習的目標和內(nèi)容,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粗到細,變換“讀”的方式,讓學生自主交流,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回顧小說的有關文體知識。
按下列次序設計追問:小說→小說的三要素→三要素中的中心→兩類環(huán)境→情節(jié)階段→刻畫人物的主要方式。
(屏幕顯示)
二、讀析解惑
1、理讀課文,明確小說的.三要素,理清情節(jié)四階段。
2、析讀課文,重點分析體會文中刻畫人物的幾種方式,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3、品讀課文,找出文中你認為最值得玩味的詞、句并進行品析。
4、誦讀課文,選自己最欣賞、體味最深的文字來朗讀,并交流自己是如何處理朗讀細節(jié)的。
5、挑讀課文,讓學生就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文章中有價值的、估計其他同學難于發(fā)現(xiàn)的亮點互相有疑而問,挑起同學研讀課文的興趣。
6、寫讀課文,文章以“小弗朗士”的視覺塑造了韓麥爾的形象,請同學們試轉換角色,站在韓麥爾的視覺角度來寫小弗朗士。譬如:“唉,這個小弗朗士,他總是遲到,可憐的孩子,他一定不知道這是他上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了……”
7、比讀課文,比較讀鄭振鐸的《最后一課》,完成下面填空題:
(引文見“資料整合平臺”)
兩文的主題是相同的,都是以_______為主題。不同點很多,兩文的教師都離開了崗位,課文的離開是_______的,選文則是________的;兩文中的人們都向侵略者做了抗爭,課文以上好最后一課為抗爭,選文則是_______作為抗爭;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選文表達的感情是沒有傷感,沒有悲哀,沒有遲疑,沒有顧慮,有的只是________地抗爭;課文體裁是_______,文中的“我”(小弗朗士)是虛構的,而選文體裁是________,文中的“我”則是_______。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2
教學目標
1.熟悉并理解這篇短文的內(nèi)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學習敘述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3.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
1.借助故事闡述認識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尋找石獅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結果。
3.對講學家和老河兵的認識、評價。
學習內(nèi)容
整體感悟
紀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24歲便中進士,31歲已成為翰林院大學士。其淵博的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為《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官至禮部尚書。其作品與其淵博的學識一樣,涉獵廣泛,內(nèi)容雜博,包括了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jīng)濟、地理等各個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紀昀記錄了許多他的親身經(jīng)歷,詳述了一切他認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的一切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
《河中石獸》對于我們的思維和認識具有較大的啟發(fā)和指導意義。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閱歷和經(jīng)驗不同,其思維方式必然也會迥乎不同,對于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也難免受種種條件的局限,但我們?nèi)祟惖恼J識畢竟在一步步接近真理。只是在認識真理的過程中,經(jīng)常因為某些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造成謬誤,有時甚至是集體的長期把謬誤當作真理頂禮膜拜,尤其是由于某些當事人的特殊身份或地位使這些謬誤神圣化后,人們想要再推翻它就更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傳統(tǒng)的認識豐富了人們的思想,但它同時也束縛了對事物的認識更新和發(fā)展。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萬象,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一次次的打破舊的思維或認識模式,仔細審察并研究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
《河中石獸》敘事簡約,與他一貫的寫作風格相同。全文圍繞石獸的搜尋工作展開,在戲劇性的情節(jié)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寺僧和普通人一樣,因為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有限,按照常規(guī)思維是劃著幾只小船,順著河流去尋找石獸,當然是找不到;可是講學家按照自己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進行推理就一定正確嗎?石頭的特性是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是松散而輕浮,石獅沉到泥沙上,就會越陷越深。
他的一套套理論也許能讓眾人暫時信服,但是事實還是事實,按照講學家的理論和方法向地下挖掘,不更加荒唐可笑嗎?老河兵因為自己常年與河流打交道,對有關河流的水、石、泥沙等的習性有更細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石頭的特性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輕浮,流水不能沖走石頭,它的反擊的力量,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jīng)_走泥沙而形成陷坑。越?jīng)_,泥坑越深,到了石頭的一半,石頭必然倒陷在泥坑里。像這樣再沖刷,石頭就再倒轉,轉呀轉呀轉個不停,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逆流而上了。
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尋找,果然找到了石獸。這則短文重點在寓理于事,作者在最后一段很清楚地表明了寫作的意圖:“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既是對講學家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的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又指明了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diào)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
當在讀懂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同學們應廣泛聯(lián)系實際,加深對課文主旨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得到更多的人生啟迪。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3
〖創(chuàng)意說明
這個教案設計旨在讓學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說”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由課內(nèi)向課外作知識的拓展延伸、積累。
〖教學步驟
一、愛國話題導入
二、(生)說文中愛國情
以“我從文中……讀出了愛國情”為格式說話:
1、表象可從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韓麥爾的服飾、語言、神態(tài)去說。
2、深入可到文中的.細節(jié)原文。
三、(生)說世間愛國情
以“某某怎樣,在……中體現(xiàn)了愛國情”為格式說話。
四、(生)表自己的愛國情
作為中學生該如何體現(xiàn)我們的愛國情呢?
五、(生)賽愛國名言、詩句
1、看哪個小組收集積累得最多。
2、看哪位同學“竊取”得最多。
(旨在學會資源共享,用心說說上一輪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名言詩句)
【資料整合平臺】
最后一課(鄭振鐸)(原文,略)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4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激情昂揚的語言
培養(yǎng)、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揣摩、品味語言
教法:
點撥法、情感感染法、談話法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一、素材準備
1、交待主題:圍繞“外敵入侵、人民流離失所”的主題來收集相關資料
2、活動布置:
教師準備:影視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歷史事件的視頻錄像、東北的相關相片
學生準備:作者相關資料;中國近代史上國破家亡的事例;美國“九一一”事件的相關信息
二、教學過程:
(一)屏氣凝神聽誓言
學生交流準備的素材,教師出示媒體素材,由“九一八”及歌曲《松花江上》引出對本文作者和背景的介紹,之后讓學生談初步感受,教師激情過渡----------聽誓言:
錄音播放課文朗讀,同時提出要求:
a整理字詞積累卡;
b結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本文:作者對著的土地發(fā)出的誓言。
學生交流,教師補充。
(二)酣暢淋漓品誓言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感受作者發(fā)出的誓言,并提出具體要求:
(1)結合課文內(nèi)容及自己對東北的了解,自由交流“東北印象”,然后教師課件展示以“東北印象”為主題的圖片。借此進一步把握作者對故土的激情所產(chǎn)生的`基礎,同時為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與氣氛。
(1)劃出自己深受觸動的詞語和句子
(2)劃出文中飽含深情的句子
(3)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句子
學生交流上述問題,師適時點撥,并提出學生未能提出和解決的問題。例如:為什么文章開始用“關東大地”,后來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后來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等
(三)聲情并茂讀誓言
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結合朗讀磁帶總結朗讀提示,可以從“語速、語氣、語調(diào)、感情、停頓”等方面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悟,選擇相應的段落進行朗讀
(1)學生朗讀體驗
(2)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老師結合特殊句式:排比句式、斷句進行朗讀指導。
(四)蕩氣回腸宣誓言
在學生激情朗讀后,師與生面對面會談:
(1)作者對土地持一種什么態(tài)度、情懷?
(2)角色轉換:假如你是作者,請用一舉富于激情的話表示對心中熱土、對祖國的情懷
(3)從本篇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土地深刻的眷戀,源于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在文壇上不乏許多表達對祖國熱愛之情的章篇,同學們的資料庫中還有那些名家名篇------
結合以上的交流,讓學生用文字,宣傳廣告等多種形式對祖國莊嚴宣誓-------
初一語文教案簡短人教版篇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2.舉例說明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概括形態(tài)各異、生活環(huán)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嘗試進行比較、分析、概括。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哺乳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辯證地認識哺乳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四、教學準備
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導入新課(5分鐘)
創(chuàng)設形態(tài)各異、生活環(huán)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的圖片情境。請學生辨識這些動物,討論這些動物是否都屬于哺乳動物?并說出理由。學生可能會說出這些動物都是胎生、哺乳的,體溫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哺乳動物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識別形態(tài)各異、生活環(huán)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初步討論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5分鐘)
1.剛才同學們初步說出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現(xiàn)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從體表來看,哺乳動物與其他類群的動物有什么區(qū)別?我們學過的腔腸動物、線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的體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結構?哺乳動物呢?
【設計意圖】總結不同類群動物體表的特有結構,可以使學生對各個類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認識,也便于從體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區(qū)分各主要類群。
2.絕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體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里的動物體表的毛還是不同的。
準備生活在非洲等熱帶地區(qū)的河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動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思考:河馬和灰狼分別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為什么河馬幾乎無毛發(fā),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體毛到夏天則變???哺乳動物的體毛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小組討論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認同“哺乳動物體表被毛”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義。
【設計意圖】比較不同環(huán)境中的哺乳動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動物體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溫。
3.除了體表被毛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動物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呢?請學生看“想一想,議一議”,思考:和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準備奶制品包裝袋上的營養(yǎng)成分數(shù)據(jù)照片,請學生思考:為什么奶水可以為幼崽提供最好的營養(yǎng)?補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動物,加深學生對哺乳動物“哺乳”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為什么說絕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nèi)發(fā)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補充鴨嘴獸卵生的例子,說明其雖為卵生,但是用乳汁哺育后代,屬于“原始”的哺乳動物。使學生對哺乳動物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設計意圖】和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突出哺乳動物胎生、哺乳可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優(yōu)越性。
4.與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哺乳動物可以用牙齒撕咬、切斷和咀嚼食物。它們的牙齒有什么特點呢?請學生參與教材38頁的“觀察與思考”活動,觀察教材上的圖片,比較兔、狼的牙齒,思考教材上的討論問題。通過此活動,學生會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請同學互相看一下同桌的門齒、犬齒和臼齒,想一想門齒、犬齒和臼齒各自有什么作用。學生可能會想到門齒啃咬或切斷食物,臼齒主要是磨碎食物,犬齒主要是撕裂肉食。牙齒的分化使得哺乳動物能更好地攝取和消化食物。
【設計意圖】對比草食哺乳動物和肉食哺乳動物牙齒分化的不同,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5.提供捕食者獵豹,被捕食者牛馬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哺乳動物靈敏的動作,請學生思考哺乳動物是靠哪個系統(tǒng)對外界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作出反應的?學生會想到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教師總結:哺乳動物具有高度發(fā)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此外哺乳動物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都很發(fā)達。
【設計意圖】觀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靈敏的動作,體會哺乳動物具有發(fā)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三)辯證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0分鐘)
哺乳動物與我們?nèi)祟惖纳钕⑾⑾嚓P,想一想,哺乳動物在人類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用途?同學們首先會想到我們吃的豬肉、羊肉、牛肉等都來自哺乳動物。各種各樣的寵物貓、寵物狗都屬于哺乳動物。警犬、導盲犬等幫助人們破案和照顧盲人生活等。野生動物離我們的生活較遠,但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些野生哺乳動物由于其皮毛特有的經(jīng)濟價值,成為人們獵取的對象,瘋狂的捕獵導致部分野生哺乳動物種類數(shù)量銳減,有的已瀕臨滅絕。我國很多林區(qū)新建了自然保護區(qū),人們選擇人工馴養(yǎng)、養(yǎng)殖的方法,如養(yǎng)殖狐、貂等。有些動物對人類生活有害,我們是否應該徹底消滅它們呢?我國洞庭湖曾爆發(fā)人鼠大戰(zhàn),想一想鼠害成災的原因有哪些?人類應該怎樣將有害動物的數(shù)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為什么國家禁止施用“毒鼠強”等劇毒鼠藥滅鼠?你認為是否應該將鼠類徹底消滅?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使學生能夠辯證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哺乳動物對人類生活的利弊,從維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的角度辯證地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四)綜合和概括動物的主要特征(5分鐘)
引導學生關注技能訓練,認真思考還有什么需要修改和補充的?引導學生從細胞結構、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等方面思考,引導學生通過這一問題的思考對動物部分的學習進行提升和總結。
【設計意圖】總結概括動物的基本特征是對本章知識的總結和提升。
六、板書設計
第七節(jié)哺乳動物
一、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1.體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具有發(fā)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5.體溫恒定
二、辯證地看待和處理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