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國文老師閱讀答案
擁有書籍就是教養(yǎng)的證據(jù)嗎?果然如此,誰在教養(yǎng)上足與擁有滿屋子書籍的書店主人抗衡。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我的一位國文老師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梁實秋
①我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國文先生,他給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記他。
②先生姓徐,名錦澄,我們給他上的綽號是“徐老虎”,因為他兇。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為漫畫的對象。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過分的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qū)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鏡,銀絲小鏡框,這兩塊黑色便成了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征。我常給他畫漫畫,勾一個輪廓,中間點上兩塊橢圓形的黑塊,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兩肩總是聳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紅,像酒糟的,鼻孔里藏著兩桶清水鼻涕,不時的吸溜著,說一兩句話就要用力的吸溜一聲,有板有眼有節(jié)奏,也有時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兩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好像是在給誰穿孝,袍子在整潔的階段時我沒有趕得上看見,余生也晚,我看見那袍子的時候即已油漬斑斑。他經(jīng)常是仰著頭,邁著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兒似的。我很難得看見他笑,如果笑起來,是獰笑,樣子更兇。
④我的學校是很特殊的。所以每到下午上國文之類的課程,學生們便不踴躍,課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員用拿毛筆的姿勢舉著鉛筆點名的時候,學生卻個個都到了,因為一個學生不只答一聲到。真到了的學生,一部分是從事午睡,微發(fā)鼾聲,一部分看小說如《官場現(xiàn)形記》《玉梨魂》之類,一部分寫“父母親大人膝下”式的家書,一部分干脆瞪著大眼發(fā)呆,神游八方。在這種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兇,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就罵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當防衛(wèi)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課,徐老先生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題目尚未寫完,一位性急的同學發(fā)問了:“這題目怎樣講呀?”老先生轉過身來,冷笑兩聲,勃然大怒:“題目還沒有寫完,寫完了當然還要講,沒寫完你為什么就要問?……”滔滔不絕的吼叫起來,大家都為之愕然。這時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個上午搗亂下午安分的學生,我覺得現(xiàn)在受了無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辯了幾句。這一下我可惹了禍,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潑在我的頭上了。他在講臺上來回地踱著,足足罵了我一個鐘頭,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還記得這樣的一句:“---!你是什么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⑥這一句頗為同學們所傳誦。誰和我有點爭論遇到糾纏不清的時候,都會引用這一句“你是什么東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當時我看形勢不妙,也就沒有再多說,讓下課鈴結束了先生的怒罵。
⑦但是從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認識我了。我這一個“一眼望到底”的學生,居然成為一個受益最多的學生了。如令想來,當初的“兇”何嘗不是一種負責。徐先生自己選輯教材,有古文,有白話,油印分發(fā)給大家。這樣新舊兼收的教材,在當時還是很難得的開通的榜樣。我也因此逐漸領教了他的才學。還有他的朗誦也非常有意思。他打著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齒的大聲讀一遍,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茍的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臺詞,他把文字里的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泄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后,好像是已經(jīng)理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好文章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分夸張,但必須可以瑯瑯上口,那卻是真的。我對于國文的興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⑧徐先生之最獨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語“清通”“尚可”“氣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長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頁整頁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經(jīng)他勾抹之后,所余無幾了。我初次經(jīng)此打擊,很灰心,很覺得氣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謅出來的句子,輕輕的被他幾杠子就給抹了。但是他鄭重的給我解釋一會,他說:“你拿了去細細的體味,你的原文是軟爬爬的,冗長,懈啦光唧的,我給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讀讀看,原來的意思并沒有失,但是筆筆都立起來了,虎虎有生氣了?!蔽易屑氁淮Γ?。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虛泡囊腫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這刪削之間見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寫文章還能不多說廢話,還能有一點點硬朗挺拔之氣,還知道一點“割愛”的道理,就不能不歸功于我這位老師的教誨。
⑨我離開先生已將近五十年了,未曾與先生一通音訊,不知他云游何處,聽說他已早歸道山了。同學們偶爾還談起“徐老虎”,我于回憶他的音容之余,不禁還懷著悵惘敬慕之意。
(有刪改)
1. 分析文章第③段刻畫國文老師形象的用意。
2. 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了比喻 修辭手法,形象生動,請結合該段內容加以賞析。
3. 文章第⑨段意蘊豐富,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分析。
4. 評析本文的語言風格。
【答案】
1. 欲揚先抑。本段刻畫了一位相貌古怪、不修邊幅(邋里邋遢)、行為怪異、笑容猙獰的徐老師形象,通過這些看似丑化的描寫來突出國文老師的有趣可愛、個性鮮明;同時也與下文老師的認真敬業(yè)、才學出眾形成對比反襯,飽含作者的喜愛與敬慕。
2. 把作文中多余的話,無關緊要的情節(jié)比喻為“虛泡囊腫”,與文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謅出來的句子”相呼應,可見徐老師火眼金睛,將其“削去”的必要;把刪改后精華內容比喻為“筋骨”,使得文章“虎虎有生氣”,表現(xiàn)了徐老師才華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之高,對學生認真負責,這種刪繁就簡的作文態(tài)度對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表達其對老師的感激、敬慕之情。
3. 本段作者先從時間 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將近五十年了”,可見懷念之久;將近半個世紀沒有見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記得如此清晰,足見懷想之深;作者又從空間的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聽說他已早歸道山”,陰陽兩隔,更添惆悵之情;文末的'悵惘敬慕'直抒胸臆,'悵惘'是因為一直'未能與先生一通音訊',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為先生出眾的才華和高尚的人品。
4. 本文的語言亦莊亦諧。在前文描寫國文老師外在形象時,語言夸張幽默,如寫其“鼻孔里常川的藏著兩桶清水鼻涕”,吸溜鼻涕時“鼻孔里常川的藏著兩桶清水鼻涕”,又如國文老師罵人馬處“警句”,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塑造了一位極富個性的國文老師形象;在后文作者回憶了先生選輯教材、課上朗讀及修改作文的事情,語言凝重莊嚴,對先生滿懷悵惘敬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