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
讀精美的人生哲理故事品味人生,助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制定人生規(guī)劃,讓自己擁有更高更美麗的人生的境界。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
俗話說,是金子在哪里都閃光。果真如此嗎?非也。
是駿馬,就要到草原上馳騁;是雄鷹,就要去搏擊長空。只有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才能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盡可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是你被放錯了地方,或者你自己放錯了地方。人一旦被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這里垃圾的意思,不是說你一錢不值,而是說你的境地壓根就無關你的才能。你縱有用武之力,但無用武之地。是“鍋臺上跑馬,兜不了多大圈子。”
五七干校中很多干部、很多知識分子被下放,到農(nóng)村去勞動,他們的農(nóng)耕水平還不如一個平常的老農(nóng)。能研究原子彈的未必能煮得了茶葉蛋。北大的教授未必能將農(nóng)場的豬養(yǎng)得白白胖胖。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在農(nóng)村老家參加卸爐、劈菸、系菸、上爐,活干得笨拙和陌生,遠不及一個村里的小兒,本家一個老兄就笑話我:“哼,你還是大學生呢?”雖然很無奈卻是實情。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女研究生蘇黎杰做了個油漆工,她的油漆技術的起點和小學沒畢業(yè)也干這個活的人是一樣的。干的活兒無關高學歷。那個華中師大人類性學專業(yè)全國第三個性學碩士研究生彭露露,雖然,“一般一般全國第三”,因為沒有用人之處,和小學沒畢業(yè)的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樣找不到工作。
身在教育,說說教育?,F(xiàn)在的中小學學校里,尤其是農(nóng)村,有一種錯誤傾向,當然或者是出于無奈,就是在安排教師任課上存在一種浪費人才的隨意性。一個教師,本來他的專業(yè)是中文,偏偏讓他教政治。有的老師本來專業(yè)是數(shù)學,偏偏讓他教化學。等等。這樣安排工作,不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到頭來不利于孩子的學習。沒學這個專業(yè),偏偏要教這個專業(yè),教師教得就會吃力而且沒有深度,以己昏昏,難使人昭昭。而孩子學的就往往是課本上的東西,知識沒有得到拓展。要交給孩子一杯水,老師有一碗水、一桶水、一池水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正如:你是一只兔子,卻在游泳隊任職。你是一只烏龜,卻在長跑隊工作。這是讓曹操的旱鴨子部隊去打水戰(zhàn),是讓大宋的步兵去和邊疆的游牧部落對抗騎射,是讓大學教授教育幼兒園的幼兒,是讓高射大炮轟打蚊子,是讓扶不起來的阿斗治理國家,是讓久居皇宮的溥儀自己去做紅燒魚,是讓魚目做珍珠,是讓大鈔做手紙。
一場大水后,只有兩個人得以幸存。他們在洪水到來前的最后一刻,爬上了最高的一棵樹。甲逃難時帶走了家里的干糧,乙?guī)ё吡思依锏慕鹪獙殹:髞?,乙餓死了,甲堅持到最后,撿起元寶返回地面。在一定的處境下,窩頭比元寶更金貴。在這種情況下,你縱是一塊大金子,就是自身再努力,也白費,你也逃脫不了成為垃圾的命運,難以逃脫注定出局的結局。
明朝馮夢龍《古今譚概》“俗語云:龍居水淺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又有俗話云:“落魄鳳凰不如雞。”事實就是如此??船F(xiàn)實生活中,多少干部在任時,有著雄才大略的英武,有著****倜儻的俊逸,調(diào)兵遣將,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旦退居二線,面容也萎縮,行動也遲緩,提著籠子架著鳥,馬路之上靠邊站。不是他沒有才華了,而是沒有施展的地方了。
人得其所,這是人生的關鍵。
劉備算得上是《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有用武之義,有用武之氣,有用武之才,但無用武之地,正是諸葛亮的隆重對策,指出了以西川為用武之地的策略,正是切中要害,從此讓劉備一步一步壯大起來。再退一步講,如果劉備安于“販屨織席為業(yè)”,張飛安于“賣酒屠豬”,關羽安于推車挑擔,沒有結義后的以天下為自己用武之地的抱負,也就沒有了這段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了。
現(xiàn)在很多地方熱衷于會展經(jīng)濟,官方常用的話語就是“文化塔臺,經(jīng)濟唱戲”,臺,就是平臺,就是媒介,就是用武之地。臺,是形式。但沒有這個形式,就不能達到“唱戲”的目的。
何謂明智?知人者明,自知者智。正如真理和謬誤只是一步之遙一樣,天才和垃圾也是一步之遙。每個人,在有了知識和技能儲備以后,下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對了位置就是天才,找不對地方就只能如同垃圾。聶衛(wèi)平下棋很厲害,但比長跑可能不如我們。劉翔跑得很快,下棋水平可能比我們差遠了。姚明別看打籃球是好手,比賽寫稿子,很可能跟我們差一大截。但他們?nèi)齻€人,都是世界冠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這位置上付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說道這里,又想起唐代韓愈的《馬說》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你縱是一匹千里馬,但是你的處境是“槽櫪之間”,而不是任你馳騁的疆場,你就只能是“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結局了。
找準位置,你就是一條龍。找不準位置,你就是一條蟲。當然,要先成為千里馬,然后去找你屬于自己的“位置”。
人怕找錯行?,F(xiàn)在的大學生,到大學讀書,一定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專業(yè),然后學深,學透,學精。走出校門,力爭做到專業(yè)對口,這樣才距離做出成績的目標不再遙遠。
有個“漂母飯信”的故事,在這里提一提。韓信年輕時,家里很窮,經(jīng)常吃蹭飯。
有很多婦女在河邊漂洗絲紗,有位老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勻出自己的飯給韓信吃。
韓信感激地對這位老大娘說:“達志以后,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誰知這位老人非常生氣:“你作為男子漢,居然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看著你可憐才給你飯吃的,誰指望你報答啊?”就是這位養(yǎng)活不了自己的韓信,卻有著杰出的軍事才能,“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找對了處所,就是一個將軍。找不對處所,就是一個流浪漢。
如果刨除有意而為的因素,姜子牙如果遇不到文王,或許以后只能是一個垂釣的隱士。同樣,如果劉備一顧茅廬就摔門離去,或許諸葛亮以后就真地做一輩子布衣而“躬耕隴畝”。
是一匹駿馬,就不要局限在鍋臺上跑馬,而要到廣闊的草原上馳騁。是一只雄鷹,就不要習慣在檐下低徊,而要去搏擊長天。
“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這句話倒過來考慮,就是如果你現(xiàn)在感覺你的處境很垃圾,不妨換換自己的心理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或許就是一片新天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樹挪死,人挪活”了。
當年的劇名呂劇表演藝術家郎咸芬,就是因為處處受排擠,一怒之下,“誓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援得我所”,離開了劇團,來到了省城濟南發(fā)展,“此處不留我,自有留我處”,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很快成為全國著名的呂劇表演藝術家。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引起全國轟動。
有了自身的才干,然后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不生氣,你就贏了
臺灣作家李敖,曾經(jīng)講到他的老師殷海光。有一次,殷海光正在家里吃飯,忽然想到某個政敵的種種行徑,不由得怒火萬丈,氣得連飯都吃不下。殷海光是自由斗士,見到不平事,就氣不打一處來,后來不幸得胃癌去世了。誘發(fā)胃癌的原因很多,心情郁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殷海光只活到49歲,而使他天天生氣的政敵,卻活到了89歲。
殷海光沒有打倒敵人,先把自己打倒了,他輸了,輸在生氣。
李敖從中得到的教訓是:“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不生氣,我跟你逗著玩,我贏你,活過你?,F(xiàn)在我成功了,我贏了!”
不過李敖“不生氣”的境界顯然比不上他的宿敵余光中。號稱不生氣的他,常常在各種場合痛罵曾經(jīng)的朋友余光中,蔣經(jīng)國死了之后,余光中為他寫了一首詩《送別》。李敖罵余光中“馬屁詩人”,還給余光中的這首詩做了“補充”:
“悲哀的馬屁,臭臭的馬屁,為你而拍,
悲哀的新詩,無恥的新詩,為你而寫,
親愛的朋友,辛苦的領袖,慢慢地走,
快了我跟不上,因為我是你的狗。”
有人就去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你看,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面對別人的指責,不要輕易動怒,這既是做人的修養(yǎng),也是高明的處世智慧。
佛陀外出傳揚佛法時,常常被別人侮辱謾罵。每當此時,佛陀從不生氣,總是默然不語。直到對方罵完,他才心平氣和地問道:“你送禮物給別人,如果別人不接受,那該怎么辦?”對方答道:“既然人家不要,我當然要拿回來。”佛陀說:“同樣的道理,現(xiàn)在你對我惡語相向,但我也不接受你的惡意,剛才你說的這些惡毒的話,自然都要拿回去,不等于是罵了你自己嗎?”
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學會不在意,約束好自己,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你就沒空生氣了!
古時候,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后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多,而一生氣時,他仍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孫子問:“阿公!你生氣時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這里面有什么秘密?”
愛地巴對孫子說:“年輕時,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時,我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么小,土地這么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別人生氣呢?一想到這里,我的氣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和學習了。”
孫子又問;“阿公,成了富人后,您為什么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笑著說:“邊跑我就邊想啊——我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里我的氣也就消了。”
把用來生氣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充實自己的事,強大自己的事,回頭再看,都是小事。
01、經(jīng)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即小心眼;
02、經(jīng)常受別人氣的人,叫傭人;
03、經(jīng)常自我生氣,也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
04、經(jīng)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
05、不論別人怎么氣你也能淡然處之,叫高人;
0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叫真人。
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英雄莫問出處
直到現(xiàn)在每逢看過英雄電影,我心中總是充滿無限感慨,老幻想著自己會突然有一天有了奇遇,平凡的自己一下變成無所不能的超人,從此后自己每天穿梭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哪里有不平事,哪里有求助,哪里有坎坷,都會有自己的身影出現(xiàn),這就是自己的英雄夢??墒菈艨倸w是夢幻,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有影子,但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會成為現(xiàn)實,特別是那些毫無實際的幻想。
前些日子,我問小女兒她心中的英雄是誰,小姑娘不假思索地說:“我心中的英雄是你呀。”聲音是很稚嫩,但語氣是那樣的堅定。我聽后非常汗顏,我怎么會是別人心中的英雄。冷靜下來我覺得我女兒只是井底之蛙,如果她了解到那些安邦定國的人杰,知道了行俠仗義的豪俠,看到了一心為他人服務的雷鋒,她心中的英雄就會改變的。這樣一想覺得自己對聽到女兒的話感到吃驚而認為自己是多么幼稚了??墒潜M管如此,這件事在我心中還是徘徊了多日,很長時間都無法釋懷。
今天上午我看完一部電影后我突然問自己:什么樣的人才是英雄?這么一自問,我突然迷茫了,是啊,自己做了這么多年的英雄夢,什么樣的人才是自己心中的英雄,自己還真沒有認真考慮過。說小女兒是井底之蛙,自己和小丫頭比起來,自己那種盲目崇拜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自己的孩子之所以認為我是英雄,那是因為她的很多看似幼稚的要求我都能給與滿足,她很多不能做到的事情我都能幫她完成,于是我便成了她心中無所不能的英雄。再想一想社會上的豪杰,雷鋒、張思德、孔繁森還有那么多正能量的新聞人物,他們沒有抗擊外來入侵者,也沒有展現(xiàn)出國家興亡的雄才大略,可是他們確確實實被人們冠以英雄的稱號,可見英雄不能只看他們做了什么,而是看他們?yōu)檎l做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王莽也是開國君王,卻招萬民唾棄。同樣是一代君王,為何有如此差別,我想可能是他們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做事的出發(fā)點不同的緣故吧。一心為國的,國家民族寵愛他們,無論到什么時候,百姓都認為他們是偉大的民族英雄。踩在國民頭上的統(tǒng)治者自然會招到人們的唾罵。而尋常百姓,處處為他人著想,人們也說他們是英雄。因為人們在困境當中得到了非親友者的盡力幫助,在自己度過道道難關之后,施助者悄然離去,這樣的無名氏自然也會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怪道古人常說英雄莫問出處,原來英雄不僅僅局限于那些有豐功偉績的大人物,還有那些助人為樂的平頭百姓。故而,英雄莫問出處,只問是否能無私地幫助他人,如果真心溫暖別人,那這人就是英雄,給民族的光環(huán)上加油添柴,他是民族英雄,給百姓雪中送炭,他就是老百姓的英雄。所以,我一心為兒女,我就成了他們心中的英雄。呵呵,原來英雄得來如此簡單,對誰無私,自己就是他的英雄,想著普天之下能人輩出,如果人人為別人錦上添花,那我們生活的就是一個英雄的時代。
英雄莫問出處,只問他們做了什么。
看過“帶有人生哲理的文章”的人還看了:
1.人生哲理文章
4.2015人生哲理
5.關于生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