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師教育隨筆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那么中學物理應該如何授課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呢?看看他們的教育隨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中學物理教師教育隨筆,希望你喜歡。
一、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傳授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能力包括什么?對此有各種看法,應該說,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無知肯定是無能的,然而,傳授了知識絕不等于就發(fā)展了能力,發(fā)展能力必須有意識的進行,所以教師應該既是善于傳授知識的教者,又是善于培養(yǎng)能力的導者,要培養(yǎng)能力,教師首先要在備課時,挖掘教材里的能力因素。每部分教材中都有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因素,尤其是有關練習,只要我們用心分析研究,通過傳授知識與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教材,它是根據開普勒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先推導出太陽和行星之間的引力定律,進而推論太陽和行星之間、地球和月球之間、地球與地面物體之間的引力具有共同的本質,最后得出萬有引力定律。嚴格地說,萬有引力定律直到卡文迪許用實驗驗證以后才最后完成。通過這個推論過程,使學生了解到從已知的知識出發(fā)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可以獲得新知,認識新的規(guī)律。從觀察、分析到形成假說,從假說再到理論,這種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辯證思維方法對學生有很好的影響。又如根據物理規(guī)律總結解題思路不但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總結和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學習氣態(tài)方程時,不少學生能夠套用公式: ,但不能靈活運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教師在鉆研教材時不但要選擇典型例題給以示范,更重的是研究如何通過例題的分析,總結出解題的思路。即:①明確研究對象即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氣”,因為氣態(tài)方程是反映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因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必須抓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這個研究對象;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初、末狀態(tài),因為方程的等式兩邊是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溫度的初、末兩狀態(tài)之間關系;③建立并求解方程;④檢驗計算結果是否符合物理事實。前三步是利用氣態(tài)方程解題的基本思路,最后一步是所有解題都應注意的問題,所以簡單地說,運用氣態(tài)方程解題的方面就叫“氣”、“態(tài)”、 “方程”??梢姡忸}思路是從物理定律中分析抽象或引申出來的,是規(guī)律本身的一種要求,而不是外加的。我們在鉆研教材中注意研究這種物理規(guī)律和解題方法的關系,并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用以訓練學生,則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方面,必將受益不淺。
二、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關系
教師應該是既教書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建設祖國培養(yǎng)人才,而人才必須是全面發(fā)展的。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教師的言行在客觀上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和世界觀,這一點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每一個科任教師應該自覺地以正確的政治觀點和高尚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物理教材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如愛國主義思想、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思維方法以及科學家們的勤奮、獻身以及創(chuàng)造精神等等。教材中的這些教育因素,需要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去,這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而且所帶來的思想教育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例如,講到力的概念時,我們可以舉出我國古代哲學家、科學家墨翟提出的關于力的觀點,在墨翟的著作《墨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力形之所以奮也。” “形”指物體,“奮”指由靜而動或由慢而快。全句的意思正是體現(xiàn)了力的作用在于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遠在兩千四百多年前(戰(zhàn)國初期),墨子就對力的概念做了如此科學的闡述,這個事實將對學生在振奮民族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理論與實驗的關系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實驗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的實驗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鉆研教材時,應在研究實驗原理、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技能技巧上投以很大精力,否則無法完成物理教學的任務。由于種種原因,我國中學目前對物理實驗仍然缺乏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常常側重于理論和概念上的分析,教學常常是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一支粉筆,一張嘴成了主要的教學工具。我們的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較強,解題能力較高,而動手實驗的能力很低,與這種教學狀況是有極大關系的。這種狀況應該及早改變。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實驗設備;另一方面,也應動手制做一些“土”的、簡單的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要求。例如:為了使學生了解動量定理,就可以利用垂直著的鋼筆帽下壓一張紙條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因為筆帽與紙條之間的摩擦力 f 是一定的,當以極快速度撤走紙條時,f 作用于筆帽上的時間Δt很小,于是筆帽下端的速度 ΔV 也就很小,當ΔV→0 時,筆帽就不倒。若使 f 作用時間加長,例如在拉動的逆方向留有較長的紙條,則筆帽就會傾倒。當然,這個簡單的小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慣性、重心等物理概念??傊瑐湔n時,要認真設計實驗,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因此,學習新的實驗技能和自行設計簡易實驗,應該是物理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青年教師應該有一個集中的時間深入到實驗室工作,這對青年物理教師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四、物理與數(shù)學的關系
實驗是基礎,數(shù)學是工具,實驗與數(shù)學這是物理教學的兩大支柱。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初等數(shù)學知識面是很廣的,特別是方程求解,函數(shù)圖象、三角函數(shù)以及平面幾何知識,幾乎在高中物理的每個分科中都有應用。同時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要用數(shù)學方法來表述,因此,學生要具備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數(shù)學表達式的能力、運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運用數(shù)學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運算的能力、運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這些都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重要問題。如果物理教師不具備相當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這個任務就很難完成。因此物理教師應該力求對中學數(shù)學比較熟悉。備課時,應注意研究相關的中學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要注意熟悉一些高等數(shù)學,這對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也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常常是理、數(shù)脫節(jié),他們學了不少數(shù)學知識,但缺乏應用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物理問題的實際的能力,備課時就要注意到怎樣促進學生使數(shù)學知識向物理問題的遷移。如圖 所示的力的合成問題,ΔOCE是力矢量的三角形,這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的數(shù)學抽象,ΔABO 是支架三角形,這是物體的數(shù)學抽象。可以證明Δ OCE∽ΔABO,學生常常想不通,也不敢作這種“相似性”的論證,因為兩個三角形的實質不同,他們忽視了這實質不同的兩個三角形都是一種數(shù)學抽象,從數(shù)學來看,它們是“同一”的,可見如何使學生善于運用脫離具體事物的數(shù)學的抽象來解決具體問題,是物理教學應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提倡物理教師讀一點中學數(shù)學教材,并且認真研究物理教材中的數(shù)學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五、難與易的關系
物理這門學科“難教難學”,可能是一個帶有國際性的普遍問題,物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學習物理除了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外還要求有較好的數(shù)學基礎和實驗動手技能。因此,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和學確有難的一面。物理知識與自然環(huán)境、生活實踐以及生產實踐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就存在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極大潛在動力,這也是不應該忽視的。
物理教材中形成教學難點的原因,其情況是較為復雜的,從物理教材的某一章某一單無或某一部分來看,其“難”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客觀上比較難,例如靜摩擦力、電勢、電動勢等概念;另一種“難” 是人為的,例如把連接體問題搞得很復雜,引入“慣性力”等超綱內容,這就人為地給學生學習造成困難。教師備課,就是要設法化“難”為“易”。我們應該經常總結化難為易的好經驗,比如分散難點、多做實驗、搭橋過河,進行類比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化難為易的辦法。例如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個難點知識,尤其是定律的表述,學生很難領會。我們可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定律的核心是研究感生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之間的關系,由于原磁場的變化而產生感生電流,感生電流又形成自己的磁場,這個磁場又為原磁場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物理過程是比較復雜的,但可以看出原磁場的變化與感生電流的磁場之間存在一種互相作用的因果關系,原磁場的變化是“因”,感生電流的磁場是“果”,此“果”又對“因”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因果關系好比“父子”關系,不過在這里“兒子”總是反抗“老子” 的。這樣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對過程的分析,抓住了過程中的因和果的辯證關系,并對這個困果關系作了一個人格化的比喻。這種分析和比喻使學生不但在思想上受到啟迪,而且在心理上產生了趣味感,“難”就化為“易”了。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學點哲學,還要注意從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加強語言修養(yǎng),廣泛閱讀科普資料,這對搞好物理教學也是很重要的。
六、局部與全局的關系
有人說,教學也好比下圍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個子,這的確是很恰當?shù)囊粋€比喻。這個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問題,在備課中不可忽視。若以整個中學物理為一個全局,那么力、熱、電、光、原子諸部分就是組成這個全局的各個局部。中學物理以經典物理基礎知識為主,力、電是兩個重點局部;若以力學為全局(主要是質點力學),則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就是重點局部。教師只有胸中有全局,處理好各章各節(jié)教材內容之間的關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知道把主要力量應下在何處。為此教師要通讀全部教材,然后對全部教材的知識結構作出分析。對每一節(jié)教材的處理,要從全章這個全局出發(fā),在對全章知識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全章重點、難點,并對全章作出一個整體安排。全章設計得好,重點就能突出。從課堂教學的總體來看,每一節(jié)課是一個局部,但對教師備課來說每一節(jié)課又要把它作為一個全局來考慮。從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來看,要研究如何做到講好基礎知識、突出重點,培養(yǎng)能力,思路清楚,密度適當。從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法來看,要做到啟發(fā)引導,有講有議,動手動腦??傊?,課堂教學的 45 分鐘要精心設計,全面安排。局部會影響全局,尤其是那些關鍵性的局部更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上好每一節(jié)課不但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心的表現(xiàn),也是教學客觀規(guī)律的要求。
七、新與舊的關系
物理學各部分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例如,中學物理的力學體系具整體性就較為突出內在聯(lián)系很強。在教學中如何揭示這種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通過推理來獲得新知識,這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問題。要深入研究這個新與舊或未知與已知的關系,力求處理好這個關系。從“舊”中如何引出“新”,如何利用“新”來鞏固和深化“舊”。這個新、舊的辯證關系,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掌握的一般原則。以上所述是從物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的角度,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新” 與“舊”的關系。其實就學生本身頭腦中的知識結構來看,對于學習物理來說,他們并不是白紙一張,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從對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觀察中,從課外閱讀中,總之從社會的各種信息傳播渠道中,他們已經具有不少與物理有關的知識,不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象的,有的是錯誤的。但對教學過程來講,這些都應該成為引入新知識或正確理解新知識的參照條件,我備課時注意研究學生,其根據之一就在這里。
研究一章教材時,應該把這章知識里學生的已有知識排列出來,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如何加深學生已有的知識。例如,動量這一章,沖量、動量、動量定理以及動量守恒等均為新知識,而牛頓運動定律、矢量的和差計算、機械能守恒定律等都是舊有知識。這些舊知識有利于本章新知識的學習,又在研究動量等新知識、新問題時得到鞏固和深化。
例如,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就可以直接導出動量守恒定律。但牛頓運動定律只適用于宏觀低速情況,而動量守恒適應的范圍更為普遍,不論是宏觀物體還是微觀粒子,低速運動還是高速運動,也不論相互作用是什么性質的,都遵守動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說動量守恒是反映了比牛頓第三定律更為普遍而深刻的互相作用規(guī)律??梢娡ㄟ^牛頓定律得到了動量守恒定律,而動量守恒定律使我們對牛頓定律的認識更深化了。所以,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上多下功夫,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
八、初、高中物理與普通物理的銜接關系
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普通物理都是物理學的基礎理論部分,初中物理的教材內容大部分屬于感性認識,高中物理的概念性和理論性比較強,而普通物理就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了。對于高中物理來說,下有初中物理,上有普通物理,教師如何處理好這個“上”“下”之間的銜接關系是值得研究的。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鉆研初中物理和普通物理,以便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普通物理要求,很多物理概念和定律,在初中、高中、普物的不同階段的要求和提法是有差別的,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逐步深化的。例如,質量的概念,在初中定義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這是牛頓關系質量的最初定義,這個定義是牛頓的機械的原子論觀點的產物,牛頓認為物質都是由完全相同的、不可再分的基元粒子——原子構成的。而所謂物體的質量就是整體物體所包含的這種絕對原子的多少。這個定義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一,完全相同的絕對原子根本就不存在;其二,無法通過測定物體所含原子的數(shù)目來測定物體的質量。那么,為什么至今在初中物理中仍然沿用這個定義呢?原因之一就是初中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人們憑經驗知道了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從而用比較物體所受重力的方法可以測定質量。牛頓正是根據自己對質量的理解和這種量度質量的方法,建立起了牛頓第二定律。牛頓定律的建立使人們對質量的認識深化了,產生了慣性質量、引力質量等新概念。高中物理把質量定義為物體(質點)的慣性大小的量度,這個定義和初中的定義并不矛盾,而是深化了。只有學習普物時才去深入研究引力質量問題以及質量的相對論效應問題??梢?,鉆研教材時要注意沿著物理學發(fā)展史,去研究一些概念的不斷深化的過程,解決好不同教學階段的不同要求之間的銜接關系。
九、講與練的關系
講與練的關系,一般提法是“精講多練”,即用“精”和“多”解決這一對矛盾。其實“精講多練”是我國廣大教師在繼承、借鑒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實踐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也符合教學過程雙邊活動的特點。它克服了教學中單純“先生講學生聽”的弊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謂精講,即把精華的內容,不但講得深刻,而且講得精彩,研究精講的教學藝術,不但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美的滿足和享受。物理教師要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特別是不容易理解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精煉的語言,準確地講授給學生。精講不是少講,而是好與少的結合。這是我們在備課中最為耗費心思和要著實下功夫的地方。所謂“多練”,是學生的練習要多一些,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學生才可能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多練的含意有三:一是指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二是經常性練習,即“學而時習之”;三是多層次、多形式、多種方法的練習。“多練”實質上是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反復實踐中鞏固、深化。根據心理學的遺忘規(guī)律,新舊知識的前后干擾現(xiàn)象等,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練習,才能保證學生靈活而牢固地掌握知識。
“練”的目的是利用一些練習題來讓學生正確理解概念,掌握規(guī)律以及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如何精選或設計一些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練習題,是備課中應認真研究的問題。有經驗的教師都十分明白,精選,尤其是設計習題是一項既費精力又需要有業(yè)務水平的工作。每道題目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具有科學性,題目中所設置的物理情境,既要符合物理實踐又要有新穎性和針對性,還要符合教育心理學要求,在修辭方面和使用標點符號上都要規(guī)范化。總之,適量的有針對性的精選或設計一些習題讓學生練習是很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檢查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正、誤、漏、缺,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解題思路,并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擴展和活化,這種“練”和那種盲目地、機械地、大量地、毫無選擇地搞題海戰(zhàn)術的“練” 是有原則區(qū)別的。所以“精講多練”的“多練”是相對于精講而言的。
總起來說,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方面處理好各種關系,這就有可能從多層次、多角度上理解和把握教學過程,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基礎。
中學物理教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2.初二物理教學隨筆
3.隨筆
7.初中化學教師隨筆
10.高效課堂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