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教學經驗文章3篇
初一數學教學經驗文章3篇
初一數學教學經驗文章1
從事數學教學工作快一年了,我們學校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感覺不出來,好或者不好,只是記得,我們上初中那會,幾何還跟代數分開呢,而現在所使用的教材,每冊都有相關的代數跟幾何,而且問題都很具體,很實際,幾乎每一個知識點都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想必,新教程改革要讓孩子們學有用的數學,這點體現在教材里,當然也體現在我的課堂上.
之前上課,老是感覺時間很短,中學的45分鐘,大學的90分鐘,除了自己喜歡的課,時間通常都是很漫長的,不過那時還是學生的身份,現在,我想,我已經習慣了,是老師,是一名教給孩子們好的學習方法的老師.從花盡40分鐘還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到講練結合,突破難點,聯系考點,我想,我努力,我進步吧.感謝那些直言不諱的領導,老師們,我的成長跟他們是分不開的.
鄉(xiāng)下的初中,與城里的截然不同,生源有一定關系,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觀念的問題.很榮幸,我所教的這門課,學校,學生都還算重視,但差距的存在,又著實讓人惱,除了坦然面對,我還學會了改造.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他們,也許不是很多,但可以讓他們了解,除了課本還有很多是他們不知道的,書上的東西也值得懷疑,我說的話也會有錯的時候.只是希望他們的好奇心可以讓他們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教材的第八章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九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這兩章都是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對代數的進一步學習,所以,檢查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況,顯得尤為關鍵,所幸,在上冊的習慣養(yǎng)成上,大花工夫看來是沒有白費的,雖然有那么一點教條,但從現在學習的效果來看,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系數化為1,這些在孩子們中間耳熟能詳的步驟,操作起來,真是如魚得水.引導孩子們思考,如何解決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方程,通過一元的比較,找到了消元,什么時候用代入消元法,什么時候用加減消元法,通過實際的操作,同學們做出了自己的歸納.其實很多的題具體該用哪種消元法都是模棱兩可的,相對而言,所以,我就給孩子們布置自主作業(yè),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讓證明你的結論,之前,看到大家濃厚的興趣,我想,我的啟發(fā)成功了,可是不然,他們手中的資料除了課本就是練習冊,一部分在上面"找"了些題來應付,一部分竟然忘了,他們不理解我布置的作業(yè),他們太聽話了,所以,墨守成規(guī),等我布置書第幾頁第幾題或者他們會完成的更好些,還是有好幾個人的作業(yè)讓我滿意的,至少,他們讓我知道他們腦袋里知道些什么,對于兩種消元法,他們理解到了些什么.更多的是反省自己,怎么沒好好跟孩子們講講怎么做作業(yè). 再一想,不喜歡耳提面命的我,又怎么習慣,給他們定些死條款呢.還是繼續(xù)努力吧.
也許本人也是八零一代吧,有時候,這教材,讓我不知所措,介于叛逆心理作祟,在我的課堂上,貿然,改起了教材.上冊,在學一元一次方程之去括號,添括號之前,我補充了,單項式,多項式,合并同類項等概念,這一知識點用乘法分配律解決是可以,但是我覺得有必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合并的是叫做同類項的東西,我不想他們弄得云里霧里的.還有通過教學,我感受到孩子們腦海里字母代替數的思想,確實不那么清晰,雖然在小學也學了列代數式之類的,一開始我用課外的知識讓他們感受字母代替數的由來,慢慢走進代數的世界,我知道阿爾花拉子米是在我上大學的第一堂數學分析課上,因為我的數學并不是最好的,可是我讓我的學生們在他們入門的時候就明白了,數學,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嗎?生活需要了,就歸納了.
個人轉載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信息!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每一個孩子就像一朵花,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花期,不知道是誰的話,也許這真的不那么重要,天下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雖然我也不太能接受這句話,但是,我想我明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只是等待老師的發(fā)現.
初一數學教學經驗文章2
最近我上了一節(jié)初一新教材的數學公開課:等式和它的性質,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操作、觀察、歸納出等式性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以下將教學過程作簡要回述:
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采用“歸納思維模式”教學,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情境——請同學們舉出幾個等式的例子;第二階段:形成概念——讓學生觀察這些等式的共同特點,想一想什么叫做等式;第三階段:應用概念———讓學生識別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說出為什么?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質,采用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首先由學生兩人一組動手實驗,要求分別放上砝碼使天平保持平衡,并填寫實驗表;再讓學生觀看電腦演示的書中71頁的實驗,提出問題:通過天平實驗,要使天平平衡,你覺得應注意什么?你能聯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質?由學生獨立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1,然后讓學生觀看書中71頁第二個實驗的電腦演示,并引導學生從天平左右兩邊的數量關系上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2,最后通過練習鞏固等式的兩條性質,并讓學生從練習中思考運用等式的性質時應注意些什么?第三部分是拓展與提高,通過兩個填空,揭示等式的對稱性和傳遞性為后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作好了鋪墊。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片區(qū)教學中上的一節(jié)數學公開課,經過片區(qū)小組的聽課、評課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也使我在教學中多了些體會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質》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主要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親自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知識、方法去探索與發(fā)現等式的性質,使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抽象的數學定理獲取感性的認識,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加工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獲得新知,使學生的學習變?yōu)橐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同時讓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思想和方法,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為學生今后獲取知識以及探索和發(fā)現打下基礎。
回顧本節(jié)課,我覺得在一些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把握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不能正確的把握操作的時間,沒有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師所提出的實驗操作的難易程度,應和所給的討論時間成正比。難一點的操作問題,應多給點時間,反之則少給點時間。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費時間。但在探索等式性質1中用天平實驗的時間過長(用了10分鐘),而且總是停留在一個層面上,使活動沒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學中沒能注重學生思維多樣性的培養(yǎng)。數學教學的探究過程中,對于問題的最終結果應是一個從“求異”逐步走向“求同”的過程,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讓學生沿著教師預先設定好方向去思考,這樣控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質1的過程,我是步步指導,層層點拔,惟恐有所紕漏,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
3、對于性質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釋。
4、對于性質的運用,我采用老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參與。
改進方法
1、 個一小組做完實驗后(時間控制在2分鐘)可以采取四人活動,讓學生自己先去想你從實驗中發(fā)現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由組長做好每一個組員的發(fā)言記錄,通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體會實驗中所能發(fā)現問題的多樣性,由每組派代表回答,從學生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等式性質1。這樣的合作討論,能使學生討論的答案不再統(tǒng)一在教師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學生討論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多是老師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獨到的。
2、在歸納等式性質1中,對于“式子”的問題可適當做引導。學生雖然沒有學過整式,但卻可以在第一個屏幕演示——兩邊同時加上一個三角物體的天平實驗中,提出:兩邊加上的這個物體它的重量我們知道嗎?有可能會是多少?對于這個物體的未知重量我們可以如何表示呢?從而引出把這個未知量當成一個式子看的概念
3、對于等式性質的應用,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前提下進行小組活動,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每個學生都有表達和傾聽的機會,每個人的價值作用都能顯現出來,在這個過程,學優(yōu)生得到了鍛練,而學困生也在互補、互動中學到了知識,促進了發(fā)展。
有這樣一種說法:你我各一個蘋果,交換之后,你我還是一個蘋果;你我各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你我卻有了兩種思想。這很形象地說出了合作學習的好處。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問題在分組討論中得以共同解決。正所謂:“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才能培養(yǎng)學生成為既有創(chuàng)新能力,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公民。
作為教師,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必須掌握多種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技能,不斷更新與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tài)度,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因此,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也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初一數學教學經驗文章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我擔任的數學教學工作。七(x)班共有70名學生,通過小學的升學成績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好,不及格的同學較少;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學生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yè),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在近日的學習中,后面的學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剛開學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或初中知識比小學的難度大一些。總之,我會和孩子們共同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二、教材基本結構分析
本學期初一數學教學工作共分為6章。
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數及其運算
第三章代數式
第四章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數據。
三、教材的重點、難點
1、利用圖形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認識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認識角并解決實際問題。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為“已知”和化復雜問題為簡單問題的化歸思想。
4、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傊诿恳徽轮卸家c學生一起認真的來研究學習。
四、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yōu)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七巧板游戲,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fā)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4、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的養(yǎng)成,潛能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發(fā)展。
5、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6、在教學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會實踐相結合。
7、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發(fā)現中學習,在合作交往中學習。
8、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獲得成功感,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逐漸趕上。
9、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獲得知識。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關注學生會不會提問題,會不會思考,是不是在學習方法中獲得情感體驗。
10、關注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提倡和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并且對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1、轉變過去只看學生測試成績的評價制度,建立開放的、多元化的評價制度。
12、注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時間,次數,認真程度,行為表現等進行評價。
13、注重對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極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來評價。
14、重在發(fā)現和肯定學生身上所蘊涵的潛能,所表現出來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的一點小進步。
15、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互相合作學習,根據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進行評價。
1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tǒng)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狀態(tài),八方聯系,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松。成績好,發(fā)展學生的素質。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數及其運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數 第八―――十周
期中考試 第十―周
第四章: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數據 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 第十八周
總復習、期末考試 第十八—二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