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教案及反思(2)
五、診斷測試
1、給加點的字注音:(課件演示)
蕃淤泥漣褻濯鮮有聞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2、詞解釋:(課件演示)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滌
褻:親近而不莊重
鮮:很少
宜:應當
六、指導朗讀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要讀得一氣貫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結構,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結構。
七、學生讀課文,準備翻譯
八、學生口譯本文大意
九、(課件演示)譯文
第一段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香氣遠播,越發(fā)清芬;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第二段譯文: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十、討論點撥
1、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課件演示)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結合蓮花圖談)(課件演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生長環(huán)境來寫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是從體態(tài)香氣方面來寫的;“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
十一、你認為蓮花有哪些高尚品質
明確: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十二、引導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愛蓮花,不僅因為喜愛它的外形,更因為它是一種人格的化身,聯(lián)系第二段看,是哪種人的化身?(課件演示)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tài)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借蓮花形象來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現手法?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這是蓮的氣質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君子之風)(再齊讀那些句子)
十三、作者用“噫“字引出主旨,表示深沉的感慨
1、你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課件演示)
明確: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tài)度的強烈諷刺。
3、本文以“愛”為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明確:襯托手法 以菊花正襯,以牡丹反襯。
十四、
本文作者托物言志著重刻畫了蓮花的精神氣質,而當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寫荷花的名篇。(課件演示第四段)比較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節(jié)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明確:《荷》文著重描繪月光下荷塘的優(yōu)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五、總結(課件演示)
1、請同學們總結中心思想。
作者贊美蓮的優(yōu)美形象的高貴品質,說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fā)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2、寫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作者借物(蓮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點必須與志的特點相通。
3、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映襯(用甲事物來陪襯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說的一面分外鮮明,或交相輝映。)
十六、形成性測試
1、默寫出文中描寫蓮花的句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作者眼中的蓮花具有哪些品質?
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志潔行廉,體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等。3、作者借贊美蓮花表達了自己什么志向?
表達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
十七、作業(yè)
1、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2、課外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愛蓮說》反思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但總找不到一刻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間。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憑著老底勉強的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昨天,全燕清老師提出要聽我的課,很想好好準備一下,但發(fā)校服、開會、市運動會集訓、布置食堂學生座位、晚上查查宿舍,實在是擠不出時間。算了,原滋原味吧!只好對不起我們的老師了。但咱也總不能讓學校給我配的對子太受委屈,現抽空認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一方面反省自己;另一方面,希望能對我的對子有所幫助,起到共同促進的作用。
《愛蓮說》是一篇雜文。按原計劃我是想一課時上完的,但是只上了內容的三分之二。這篇文言文里,我想達到教學目標分別是了解“說”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增強古文閱讀能力,能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貞氣節(jié)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tài)度。
整堂課可取的地方應該是遵循了古文教學的基本原則,以讀促譯,就粗避細,整體感知,體會大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盡可能的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去理解文本,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不足的是沒能準確地把握教學時間,沒能如期的完成自己預計的教學內容。還有三個知識點沒能完成,菊花和牡丹花的正襯和反襯的作用。最后一段中議論、感嘆、陳述三個句式的對比;拓展托物言志的寫法練習。在完成的內容里也有不少處留有遺憾。比如:有學生在理解“出淤泥而不染”時指出與“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相近。我沒能深入的讓學生去區(qū)別它,只是認可學生有那么一點相近的意思。但不完全準確。生硬的灌輸給學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其實順著學生的理解未嘗不可。“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的是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卻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從積極的意義上講,說某人雖身處異鄉(xiāng),但心懷親人,或某地下工作者身在敵營,心在自己的組織。從消極意義上講,說某人身在此,心則在彼,或人在心不在。比如說有的同學身在教室里心在操場上等等。當時如果這么講也許會花費更長的時間,應該不實際,但如果我能接著學生的話總決為“是的,蓮花雖然從淤泥里長出來,但他的心不屬于淤泥,依然是高尚純潔的,而且給人的外表也是一塵不染純潔潔凈的。說明蓮花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也許會更好一些。同時還可以結合學生自身,進行思想教育,有些同學身上存在一些不良行為,咱們不能因為別人做咱也去做等。另外,由于時間沒把握住,一下課是課間操時間,打算結束時再讓王程躍把三句排比句讀一讀,與先前所讀的作個比較,讓整堂課像個故事,首尾呼應,但沒收住,集體朗讀一遍課文就更不用說了。
造成時間不夠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在引導學生獨立獲得知識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這里有我的引導方向的問題,也有學生理解能力的問題,同時也說明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深入,配合得還不是很默契,我所采用的教法和學法不是最適合他們的方法。另外還覺得自己駕馭課堂的應變能力有待加強,對于課堂生成的利用率不高……
以上就是我對《愛蓮說》的教學反思,希望通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我的遺憾成為前車之鑒,不再成為大家的遺憾,同時也希望能和同事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