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的精品教案及反思
《藏戲》從藏寫的形成和特色兩方面對藏戲進行了詳細具體的說明。文章在內容、寫作順序和表達方式上都有其獨特之處。如何把知識點不露痕跡地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是教者要認真考慮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藏戲》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藏戲》教案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六年級的孩子
也具備了比較強的自學能力,本課的設計,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重在引導和點撥。運用余映潮板塊式教學設計思路,設計成“初讀,知曉文章大概”、“細讀,了解形成及特點”、“再讀,賞析寫作方法”三個學習板塊。
學習目標
1. 讀讀記記“劇種、面具、激流、發(fā)誓、曠野、布施、鼻祖、柔順、壓抑、能
歌善舞、別無所求、蜂擁而至、鋪天蓋地、肅然起敬、美不勝收”等詞語。
2. 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
的文化內涵。
3. 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通過網(wǎng)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tǒng)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授課
板塊一:初讀,知曉文章大概(7分鐘)
1、自主學習: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作者介紹了藏戲的哪些知識。
2、小組合作學習: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全班簡單交流。
①指名讀詞語:劇種、面具、激流、發(fā)誓、曠野、布施、鼻祖、柔順、壓抑、能歌善舞、別無所求、蜂擁而至、鋪天蓋地、肅然起敬、美不勝收
?、谡n文介紹了藏戲的形成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板塊二:細讀,了解形成及特點(14分鐘)
1、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主學習:
自學提示:
①自由讀4-7段,思考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谘凶x8-19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并在課文相關語句上作批注。
2、引導學生交流,并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藏戲形成:
“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么橋梁,數(shù)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練準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再現(xiàn)了當時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間接歌頌了唐東杰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宏愿、發(fā)誓架橋的思想根源,也說明民間藝術源于生活,根據(jù)時代的需要而產生。
藏戲特點:
“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抓住三個排比句品讀)
藝術魅力:
?、倜婢撸憾鄻?、夸張、形象鮮明。
②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板塊三:再讀,賞析寫作方法(12分鐘)
1、選自己喜歡的句段畫畫批批,交流收獲體會(可以是受到啟發(fā)的,可以是好詞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寫法的,可以是讀書方法的),積累語言。
2、分析本文與《北京的春節(jié)》表達上的異同點。
3、交流:從表達順序看,《北京的春節(jié)》以時間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從表達的方法看,《北京的春節(jié)》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問、象征、夸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看,《北京的春節(jié)》的語言自然、平實、準確、精練,京味濃郁,耐人尋味,而本文的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三、結課(4分鐘)
1、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xiàn)實中的假、惡、丑??梢哉f,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chuàng)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2、仿照《藏戲》的表達方法寫寫自己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
板書設計
7* 藏戲
傳奇來歷: 為民造福 開創(chuàng)藏戲
戴著面具演出
特 點: 沒有固定舞臺
不受時間限制
《藏戲》反思
結束課堂回到辦公室已是一身的疲憊,上午外出參加活動,中午改作業(yè),下午連續(xù)上課,但還是勉勵自己堅持在這兒留下片言只語。
《藏戲》一文沒有接觸之前,說實在的我也不是太了解這樣的劇種,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教材,學在學生前面,與學生一同學習,雖然“藏戲”距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遙遠,但本課條理清晰,內容比較易懂,語文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學生理解起來并不難。本課,我按照“預習課文我先知”(鏈接藏戲的相關知識背景)“檢查字詞我奪冠”(引導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語,還有文中一些比較少見的藏語,如咆哮、吞噬、婀娜、招徠、雄謝巴、阿基拉姆、唐東杰布等,小結理解詞語方法)“課文分段我能行”(結合導語要求: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藏戲有什么特色?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分段,概括段意)“美文品讀我做主”(引導學生聚焦重點段落,以導語問題進行自主研讀交流、匯報,教師小結,概括全文內容回歸整體)“對比閱讀我清晰”(引導學生比較《藏戲》和《北京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有了充分的學習鋪墊,學生還是能很清晰地說出兩課在表達內容、表達順序、表達方法和語言特色上的區(qū)別)“拓展知識我來試”(除了“藏戲”你還了解其他劇種嗎?這個問題難倒了學生,可見課前對信息的處理和吸收能力弱,這時我把事先查找的有關“川劇”的資料介紹給了他們,就我們閩南地區(qū)而言,也有一些特殊的劇種,南音、歌仔戲、高甲戲,可惜孩子們都不清楚!)課堂環(huán)節(jié)銜接較好,學生參與度、參與面有進步。遺憾也有,一是在第四環(huán)節(jié)研讀學習中,學生“自主”不夠,教師牽引太多,時間耗費較長;二是對于教案原有安排的短文補充閱讀無法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