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智力游戲——丟手絹
傳統(tǒng)智力游戲——丟手絹
“丟丟,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
20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手絹是每個少年的必備品。在孩子的袖口或者肩上,母親總會別一塊手絹,粗布做的,方方的。
晚上,母親會把它洗得干干凈凈,第二天起床時再別上。長大一些,手絹就從袖口和肩上轉(zhuǎn)移到衣兜里,手絹也由自己來洗。
直到上小學(xué),好像才徹底告別了手絹。一方小手絹,像是時光和記憶送給我們的小倉庫,珍藏著所有的歡樂。
事實上,丟手絹不只是兒童游戲,在成人當(dāng)中,也常進行。丟手絹被成人當(dāng)作一種智力游戲,并且大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欺騙性質(zhì)。
據(jù)托爾斯泰說,有一次拿破侖接見俄國公使馬爾科夫,他想通過這位公使驗證一自己的威名是否已經(jīng)遠(yuǎn)懾俄國。
于是他掏出手絹,假裝不小心把它丟在地上,期待著馬爾科夫為他效勞,幫他把手絹撿起來,并畢恭畢敬地交給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爾科夫也掏出自己的手絹,把它丟在拿破侖的手絹旁邊,然后彎腰撿起自己的,卻并不撿拿破侖的。
后來拿破侖的那塊手絹到底怎么樣了,托爾斯泰沒說,但就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而言,拿破侖的那塊手絹不管被怎樣處置,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俄國人贏了,可以說是獲得了智力、面子雙豐收。
除此之外,手絹常常被男女主人公當(dāng)作愛情信物——當(dāng)事一方總是把手絹丟在地上,于是也就有了“意外”的邂逅。
不得不承認(rèn),丟手絹游戲,是智商與情商的雙重考量。
而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玩具鋪天蓋地,孩子卻變得越來越孤獨。那些傳統(tǒng)的童年群體游戲——“打群仗”、捉迷藏、丟手絹、跳大繩、老鷹捉小雞大多存在于父輩的記憶和口述中。
有位年輕的媽媽說:“現(xiàn)在小孩子的生活就單調(diào)多了,我的小孩每天回家做完作業(yè)就是看電視,與鄰里小孩之間的溝通也有隔閡,幾乎不會在一起玩群體游戲。有時候確實為他們拿著電動玩具長大的一代感到憂慮。“
找個時間,帶上手帕,陪孩子一起玩吧~ 相信傳統(tǒng)游戲不僅能重溫大人們的童年,也能給孩子的童年帶去不一樣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