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考生心理問題卻來了
高考結束了,考生心理問題卻來了
近日,各省高考成績陸續(xù)放榜,有的考生金榜題名,有的則名落孫山,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每年這時,也是考生心理問題頻發(fā)的時期。有醫(yī)院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帶高考考生看心理門診的市民比往常多了一倍。那么高考放榜后,考生普遍會面臨哪些心理問題?家長和考生又該如何疏導呢?
失利考生易受抑郁情緒困擾
高考失利的學生,容易受到抑郁情緒的困擾,嚴重者還會發(fā)展為抑郁癥。
一些平時成績很好、臨場發(fā)揮失常的考生,容易自責和否定自己,且對未來不再抱有希望。他們普遍對自己要求很高,備考期間也是全力以赴。一旦考砸,自尊心、自信心遭受很大打擊,他們會覺得:“我已經(jīng)那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考不好?就是我智商不行、能力不行!我真沒用!”這種無價值感、無望感、無用感,其實都是抑郁情緒的表現(xiàn)。
還有一些承接父母厚望的考生,會覺得考砸了很對不起父母。父母的失望和數(shù)落更加重了孩子的愧疚感,使他們越來越封閉自己,變得郁郁寡歡。有的考生寡言少語、經(jīng)??奁械目忌榫w易怒、對抗父母,甚至一些極端的考生還會傷害自己。
疏導策略
考生處在抑郁狀態(tài)時,會把事情想得很嚴重,好像高考失利就意味著世界末日,心理學把這叫“災難化”思維。考生要察覺并調整這種負面思維,而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從多角度看待高考這件事,引導孩子把目光放到更長遠的人生,再接再勵。
考生也要避免沉浸在自己消極的小世界里,積極尋求外界的幫助。人在抑郁時,容易掉進一個叫“思維反芻”的陷阱里,會反復不停地想糟糕的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牛角尖。思維反芻強化了沮喪、挫敗等消極情緒,讓人難以擺脫。所以抑郁型考生盡量不要一個人待著,要多跟家長、老師和同學交流傾訴,多出門走走,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等放松心情。
孩子高考失利,對家長來說也是很大的打擊。這時家長要積極調整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一次高考失利看成孩子和自己人生全部的失敗;要多關心和詢問孩子的想法感受,避免對孩子嚴加指責。如發(fā)現(xiàn)孩子抑郁情況嚴重,建議及時就醫(yī)。
考得好的可能充滿空虛感
考得好的學生是不是就沒有心理問題了呢?
他們雖不容易抑郁,卻有可能被空虛感困擾。之前他們所有的重心都在高考上,高考結束,目標也達成了,心里就會空落落的,不知道該干什么。有的考生用放縱自我的方式來對抗這種空虛感,比如通宵達旦唱歌、聚會、打游戲等。有的考生則無所事事,干什么都覺得無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尤其那些為父母而學的考生,他們考好成績是為了讓父母高興,卻找不到學習對自己的意義,這類考生很容易產生一種叫“空心病”的心理問題。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認為,“空心病”以強烈的孤獨感、空虛感、無意義感為特征,有“空心病”的人從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認可,內心卻是空的。這類考生在上大學之后,可能會覺得“我已經(jīng)完成對父母的交代了,我終于可以不用學習了”,因而在大學期間,渾沌度日蹉跎光陰。
疏導策略
這類考生可以利用暑假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可以借助一些人物傳記、心靈書籍等,充實自己的內心。比如,考生若是喜歡音樂或籃球,可以在暑假期間,盡情投入和享受,感受為自己而活的喜悅與意義。
考生們不妨試著暢想大學生活,去思考大學要如何度過,思考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給自己做一個規(guī)劃。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克制過度放縱的行為,同時給孩子更多做自己的空間,幫助他們減少空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