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讀書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因為書可以給你帶來歡樂、感動,甚至悲傷,甚至憤怒,書像一個個五彩斑斕的夢,又像是一只只載著希望、夢想的小船,在記憶的波濤上航行,書中講的是一個個不同尋常的人生,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歡迎查閱。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1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xiàn)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fā)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么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Z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后,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2
發(fā)現(xiàn)已經好久沒有拿起筆寫東西了,記憶中文字是內心最好的詮釋,是因為忙而沒有時間寫東西嗎?其實不然!每次都感覺自己很忙,可是這么長時間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只是每次都是再為自己找借口,一個可以讓心安理得的借口。
每個人都在憧憬自己以后美好的未來,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你能看見的遠方有多遠?你永遠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甚至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你都無法預知,所以何談未來
人的這一生,其實是多美的可悲!就像曾經老師說到的蕭紅的那本書《生死場》,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在一步步走向死忙。就像一個宇宙的輪回,每個人都在趕著生,趕著死?;蛘哌@樣的說法,未免有些悲觀,但是,道理卻是很實在。每個人兩手空空的來到這個世界,最后在兩手空空的離開人世。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
在曾經所謂的大學里,有同學問我:你是人才還是人渣。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肯定會回答我:我既不是人才也不是人渣,我介于這兩者之間。如果是這樣,我覺得:你正是在向人渣一步步墮落。而墮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
什么是大學?我的精神曾經死在大學。大學是一個讓大多數(shù)人墮落的地方。很多人曾經懷著的遠大的夢想,斗志昂揚地走進了大學的校門,但是當三年,四年大學生活過去了?究竟是成為了人才還是人渣?結果或許只有自己才知道。
中國如今的大學擴招得得如此厲害,每年畢業(yè)走出校門的學生就有好幾百萬,剛踏上社會想就業(yè)就已經失業(yè)了。這是才發(fā)現(xiàn)文憑是多么的一文不值。因為招聘單位看中的是你的能力跟工作經驗。曾經站在人多攢動的校園招聘現(xiàn)場,招聘單位是很多,但是你中意的能有幾個呢?如今的畢業(yè)生多如牛毛,企業(yè)不怕缺人,學歷高的多的是,所以他們不擔心找不到人。這是你才發(fā)現(xiàn),他們會把工資壓得很低很低,低的還趕不上通貨膨脹買柴米油鹽的錢。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開始彷徨了......是馬上工作還是去考公務員,還是繼續(xù)讀書考研呢?
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待久了,才慢慢體會到社會的心酸。發(fā)現(xiàn)要做一番事業(yè)是多么的艱難,你不是富二代,不是紅二代,只有靠自己,而自己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在這個社會歲上,有幾個人能成為馬云,馬化騰或者李彥宏?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人,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步入社會了,壓力隨之也越來越大。這個世界什么都可以很虛偽,就是社會很現(xiàn)實。
希望可以變成失望,失望可以變成絕望,但是誰有時這一變化的決定者? 責任,并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內定的。每個人都說自己長大了,都說自己成熟了,或許只是一種成熟的表象。對自己父母具有永遠都無法推卸的責任,但是現(xiàn)在的我們拿什么去承擔這份責任。
從小學時代“我的理想”,到初中時代“我的將來”,到高中時代“我的大學”,到大學時代“我的迷?!保@一過程中雖然完成了人生目標的蛻變,但最后剩下的是死掉的軀殼。
痛苦、偉大、新生的過程。人生,難道不是一樣嗎?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3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yōu)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顯示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現(xiàn)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的快樂的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不圓滿是常態(tài),而圓滿則是非常態(tài),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們很快就會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與悔恨也會隨風而去了。”
首先是想求得也許偶然會讀到我這篇粗陋的讀后感的讀者的原諒,竟然抄襲了坐著的這么長的一段文字,但我又忍不住,忍不住要將這段文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因為當我自己讀到它時,就好像在一片黑暗中,渾濁中迷茫了許久的自己找到了一條敞開的大門一樣。身上的一切重擔,一切疲憊顯得那樣的渺小,那樣的不堪一擊。
《人生不過如此》不是哲學書,但我認為它比哲學書更能啟發(fā)人的心智;不是小說,但我認為它讀來比小說更加有趣味。一篇篇文章讀來滋潤著自己身上的每一處靈魂。林語堂先生將自己一生所經歷的,所看到的,何所做的一些感悟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讀完這些作品,你會感到作者那顆豁達開朗的心,而且自己好像也走進了作者的思想領域一般。
我說這本書是本哲學書,但作者并不是在生搬硬套地表達什么“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樣的哲學觀點。但他也不是在創(chuàng)作,因為他所表達的觀點早已由中西方思想家再三思慮過,表現(xiàn)過。但它卻通過哪些小人物,小事件將那些哲學觀點更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老媽子的黃媽,她具有中國女教的一切良好的思想;一個隨口罵人的蘇州船娘;一個上海的電車售票員;動物園中的小獅子;一個某報天文欄內寫文章的記者……諸如此類的人,通過他們,作者看到了很多,也帶領著我看到了很多。
作者在書中說他沒有受過學院式的哲學訓練,讀過的書也不怎么廣博。我想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他不必被禁錮在那些哲學書的條條框框里,從而更好地,更便當?shù)赜^察周圍的事物,使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直覺下判斷,思索出自己的觀念,表達出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我很想問,一個人一輩子是不是不要讀太多的書,因為所讀的書太多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種雜亂無章的狀態(tài),就很可能分不清孰是孰非了?當然,不要讀太多并不是不讀,也不是隨意地讀,而是我們要讀那些經典的,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書籍。
每個喜歡閱讀的人都會有精神上的朋友,作者也是,但他的朋友不是馬克思,也不是亞里士多德。而是屠赤水,袁中郎,金圣嘆這些我們幾乎都沒有聽過的小人物。他們因為有太多獨特的見解,對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而得不到正統(tǒng)派批評家的認可。但作者卻認為他們使他享受到了更寶貴,更誠摯的快樂。讀完這本書,你會很驚訝地發(fā)出一聲:啊,原來真的是這樣。
當我們面對一切困難挫折時,當我們遇到重重壓力給我們的重擔時。微笑吧,因為人生不過如此。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4
一個陽光燦爛,寂靜無聲的下午,我坐在陽臺上,閱讀著一本美珍姐姐寫的書《擁抱幸福的小熊》。
讀著讀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走出來,蹦蹦跳跳地來到我跟前……
她叫許小念,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她也因此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愿與人溝通,在學校受盡同學欺負,甚至被人叫做“啞巴”。陪伴她的,是一個有點特別的男生——霍雨欣和一只茶色熊公仔。盡管在一次車禍中,幸免遇難的小念丟失了她的熊公仔,可卻遇見了林醫(yī)生。親切善良的林醫(yī)生讓小念心中的堅冰逐漸融化,在霍雨欣的鼓勵下,她一直以孩子氣的信念期待著林醫(yī)生所許諾的小熊與幸福。終于有一天,奇跡發(fā)生了……
“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這句充滿溫情的話語貫穿全文始終。而這句話也是小念在面對各種困難仍沒有絕望的源泉,更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是多么堅定地相信林醫(yī)生的諾言實現(xiàn)。的確,胖乎乎、圓溜溜的泰迪熊,總能給人一種溫暖幸福的感覺,不是嗎?抱在懷里,就好像它都會和你說話一樣,與你分享各種喜與樂,帶你尋求幸福的感覺。
小念在歲月變遷中仍舊記得林醫(yī)生許下的諾言:“你會擁有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會擁有很多很多的小熊!”也許是她的恒心與信念感動了天使,在她16歲生日那天,遠赴美國的霍雨欣寄給她一箱滿載著祝福的泰迪,林醫(yī)生的諾言實現(xiàn)了,而小念也變成了一個自信開朗的女孩,踏上了人生的又一次征途……
這不僅是一個關于小熊的少女故事,更是一段關于信念的傳奇。我喜歡故事中堅強的小念,也喜歡和藹的林醫(yī)生。小念是多么頑強啊!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她從不放棄,始終追隨著象征著幸福的泰迪。很多人都喊她“啞巴”,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小念是不幸的,因為她有一個破碎的家庭和別人的嘲笑;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她做了生活的強者,勇敢地面對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一種難得一見的奇跡,更何況她承受著各種冷眼!
我覺得小念就好比是一朵怒放的野花。每當風吹,電閃,雷鳴之時,院中的盆花就發(fā)出陣陣哀鳴,隨暴風雨香消玉殞??梢盎▍s截然不同,也許它剛開放時并不引人注目,既沒有玫瑰的嬌艷欲滴,也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但它卻可以坦然地對待風雨,而不像其他花一樣凋零。它骨子里透出來的,是一種摧不垮的韌勁與野性!
有兩種人,一種在煙花塵世中張揚而逝,一種在刀鑿剪銼中塑為永恒。一種是皮肉,一種是靈魂。而故事中的小念,顯然是屬于后者。她用信念戰(zhàn)勝困難,渡過難關,也許正如美珍姐姐所說的,“我喜歡小熊,那種溫暖安全的感覺”,可愛的小熊就是小念的力量來源。
這又讓我聯(lián)想到了另一個關于信念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叫娜塔莉杜圖瓦的南非女孩。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奧運游泳冠軍。的確,她擁有一切良好的游泳條件,包括修長的雙腿。不料,天妒英才, 20年的一場車禍令她失去了左腿。也許很多人如果是這樣,都會放棄,是的,娜塔莉剛開始也有這個念頭,但在游泳夢想的召喚下,她重新回到了泳池。在20年雅典殘奧會上,她勇奪5枚金牌。在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后,她沒有就此松懈,而是又報名并取得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女子10公里游泳的參賽資格!她是在和健全人在比賽啊!不少人為她而動容。盡管她只得到了第16名,但在我心目中,她永遠都是冠軍!從娜塔莉的身上,我看見了對生命的熱愛、頑強不屈和那個不可撼動的、關于游泳的堅定信念!這也不正如小念一樣嗎?
很多人都在追隨信念,渴望擁有信念。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上帝是不公平的,因為他給予每個人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他給了我們共同的一點——一顆健壯的心。所以,只要我們好好運用它,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只要我們真心堅守,信念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為你的心靈繪上最絢麗的彩虹。
在金色的陽光中,小念的背影漸漸消失。從她的身上,我深深地體會到:信念能創(chuàng)造奇跡!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5
斷斷續(xù)續(xù)地把《真實的幸福》看完了,最大的收獲就是了解了什么是幸福。它與我以前的理解有一點點的偏差,我一直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幸福只是一種感覺,看完馬丁·塞里格曼的書之后,發(fā)現(xiàn)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有注解的,幸福是可以評估的,幸福是可以養(yǎng)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里格曼博士,他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門,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邊的人幸福!
幸福是什么?有人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幸福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誰會當真呢?一個拙劣的比喻,引人笑笑而已。還有比這更高級的隱喻,也終究不過是講述說了幸福豐富內涵的一個方面,想準確解釋“幸?!边@個詞,還沒有哪種說法能夠單獨勝任。馬丁·塞利格曼,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專家,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曾以最高票當選為美國心理協(xié)會主席。他說“定義幸福的字句比定義任何一個哲學問題的都多,幸福是被誤用、濫用最多的詞之一”,由此可見,對于什么是幸福還是不要去管的好。塞利格曼也認為,他只關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就可以增加幸福感。 弄不清楚什么是幸福,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增加幸福呢?也不是,就像饑餓難耐的時候吃上一頓大餐,酒足飯飽之余,心滿意足,情緒極佳,我們大約知道此時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小撮人之一。這種幸??赡芊浅6堂?,因為吃壞肚子的概率總是存在的,但比起饑餓時的痛苦,飽餐之后的幸福感是大大的增加了。塞利格曼也認為,他只關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就可以增加幸福感。 可不可以這樣說:幸福是什么,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幸福的成分。
“當一個人沮喪的時候,他比較容易喚起悲傷的記憶,而不會想起幸福的往昔”。對過往美好的時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夸大其詞、念念不忘,這兩種行為是我們得不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首”,塞利格曼還說,“只要知道一個事實---早期的事件對成人生活沒有或者只有一點點影響就足以解放很多人的心靈”。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待過去發(fā)生的一切呢?首先要學會感恩,過去發(fā)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我們試著抱以感恩之情,就會賦予這些事件非同一般的意義,更何況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感謝,例如父母對子女的養(yǎng)育之恩,往往被視作理所當然。過去還有很多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好的記憶,對這些不好的記憶,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做到直接忘卻或壓抑記憶,外顯的壓抑反而會導致反作用。唯一能夠改變這些消極情緒的辦法是寬恕,“只有寬恕可以在不改變記憶的情況下,轉換、去除傷痛與仇恨”。 塞利格曼作了精辟的總結:感恩和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這樣你會更幸福。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過去就讓它過去,未來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只要你對過去的悲傷隨他而去,對現(xiàn)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對將來的問題坦然面對,我想,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關于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 大學生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