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話題的高考作文精選
誠信話題的高考作文精選
誠信話題的高考作文
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xué)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
誠信,可以讓一個人無愧于心。季札子是春秋時吳國貴族,吳王諸樊的弟弟。公元前,他奉命出使徐、魯、齊、鄭、衛(wèi)、晉等國。他經(jīng)過徐國時,徐君十分欣賞季札子佩戴的寶劍,卻難以啟齒。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過,他還要出使其他的國家,寶劍暫時不能送給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國后,便贈送給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國后,再途經(jīng)徐國時,徐君已經(jīng)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遺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寶劍贈給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季札子對于除了自己之外沒有知道的事,也毫不馬虎,不做違背己心的事,可見他守信的思想境界之高。
人無信不立。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于是就說服了秦孝實行變法,發(fā)布了新的政令。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掃墓百姓中有誰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給予10金。百姓對于這種做法感到很奇怪,沒有人敢去移動這塊木頭的。隨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那塊木頭的人給50金。這時,終于有個膽大的人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立馬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效果立竿見影,使百姓相信了新法可信,從而推行了新法。正是商鞅這種言而有信的做法,才使得商鞅變法的成功。
誠信,成就仕途的美滿。通往順暢的事業(yè)之路,必不可以的便是誠信。北宋詞人晏殊亦是如此。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存給皇帝,皇帝召見他后,就讓他和一千多名進士一同考試。由于考題他曾做過,他便把實情告知給皇帝,并要求皇帝重新出題?;实叟c大臣便共議了一道更難的題目給他,結(jié)果,答卷優(yōu)秀,獲得了皇帝的贊賞,賜予了他“同進士出身”,擁了一翻好的事業(yè)。正是晏殊的誠實才造就了他仁途的美滿,事業(yè)的成功。
誠以美德,信以修身,為你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