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4篇
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4篇
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篇一
古人有云,道德乃人之根本?,F代化的文明社會中,道德就是社會規(guī)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
正如老子所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想要擁有高尚的道德,必須爭取從一個品德兼優(yōu)的人做起,只有你持續(xù)牢記道德之本,它便會隨時伴在你身邊。
道德是一種美麗的品質,只要誠實守信,不貪圖利益,那你便是一個美麗的人,那你便擁有文明風貌的象征道德。
記憶的深處,我曾是一個美麗的人。那是一次不經意間的過失。初夏的一個黃昏,媽媽攜帶著我去市場買菜。我拉著媽媽的大手,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蹦蹦跳跳的行走在各攤位的間道中,在媽媽身邊大聲嚷著:媽媽,我要吃螃蟹嘛,你給我買螃蟹好嘛。高峰時的人群已慢慢散盡,又隨著黃昏的降臨,只有各個買賣人的收攤的聲響。我和媽媽來到一個還沒收攤的攤位,媽媽問這老爺爺:這個螃蟹怎么賣?老爺爺看還有客人,便高興的起身迎客:都傍晚了,給你們便宜些吧,嗯,就賣個36元一斤吧。你看怎么樣,這些螃蟹挺鮮活的呢!媽媽也沒說什么,拿出錢包就買了36塊一斤的螃蟹,便匆匆回家了。
回到家后,媽媽不經意間的提醒,到使我發(fā)現那位老爺爺好像多找了錢給我們,我立即跟媽媽說:我們的錢好象拿多了吧,我們要不要去還啊?媽媽說:多了就多了唄,還還什么呀。我一時不知所措,只有不再追究,可晚上怎么也睡不安穩(wěn)。
次日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拿了積攢的零用錢自己騎著自行車趕往了菜市場,我來到菜市場,老遠就看見了那老爺爺的攤位,便興奮的跑過去,叫到:老爺爺,這是你的錢,你昨天多找了,還給你。老爺爺很詫異,隨即笑道,你真是個好孩子,謝謝你啊。嘿嘿,我聽了可得意了。
道德就似一雙手,解開心靈的枷鎖;道德就似一道門,需要你用雙手將它推開,外面的世界便是一副亮麗的風景秀;道德就似一片潔麗的云彩,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fā)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具備這樣的美德,更要發(fā)揚、傳承,與實踐。讓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讓自己更美麗!
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篇二
行遠,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無以行遠路;低不修,無以登高山。
修養(yǎng)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對生命的領悟等,經過鍛煉和培養(yǎng)達到的水平。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不僅有志氣,而且能拼搏,不僅熱愛事業(yè),而且熱愛生活積極上進,不僅有著高尚的道德和情趣,豐富的閱歷,而且有著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斗開拓的精神。有修養(yǎng)的人,一定是有愛心且知識淵博的人。一定是愛學習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使自己的修養(yǎng)不斷得到加強和提高的人。
品德包含在修養(yǎng)之內,身不修則德不立,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身,外正其容。
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可見,真正的品德是一個人思想和行為的全部。
良好的修養(yǎng)乃是人在其神經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播種一個思想,你會收獲一個行動;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道德,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
孔子以“仁”為核心的修養(yǎng)學,并非簡單的道德修養(yǎng)學,而是在道德修養(yǎng)學基礎上的審美修養(yǎng)學??鬃右?ldquo;貧而樂”、“仁者無憂”、“樂而忘憂”的悅樂情懷去成就“仁”的德行,因而具有了超越道德的審美的性質。這種建立在道德修養(yǎng)基礎上的人生境界是一種獨特的、內在的、個人的審美體驗,是一種具備大眾性和可觀性的精神創(chuàng)造。人生境界不一定通過藝術形象再現出來,但它遠遠高于藝術境界,用悅樂的情懷和審美的體驗去成就個人道德,去實現個人修養(yǎng)與個人理想的境界,這就是孔子美學的精華和魅力所在。
蘇拭有言:“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碎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的,以修養(yǎng)對待修養(yǎng),還不是真正的修養(yǎng)、以修養(yǎng)對待無修養(yǎng)才是真正的修養(yǎng)。
在生活中,從未遭人毀謗的人恐怕并不大多。面對毀謗如何辦呢?清人申涵光在《荊園進語》中所言:“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或許能夠給予我們某種啟示。
修養(yǎng),不是說不會發(fā)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fā)脾氣。不會發(fā)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yǎng)的人,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yǎng)的人。
修養(yǎng)之所以重要,其中一點,是因為良好的修養(yǎng)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人際關系中的緊張與摩擦。難道非要把生命耗費在人際摩擦中嗎?
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
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
談到個人修養(yǎng),我就想起培根在《論美》這篇文章中指出,形體之美勝于容顏之美,而氣質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這種氣質跟一個人的修養(yǎng)分不開的。所以,古人特別講究修身,覺得修身是一切成功的基點。但是,現在社會里,修養(yǎng)被許多人忽視。
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
有文化氣息的人,在談吐舉止之間,自然地流露出一種高雅,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古人形容一個世代文人之家為書香門第,事實上,門是絕不可能透露出書香之氣的,即使在屋里堆再多的書。真正能透出書香,能夠讓人一眼,一交談就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書香氣息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在那種舉首投足之間就閃現出修養(yǎng)這兩個字。當然,修養(yǎng)也包括了舉止,儀態(tài),談吐等。但文化氣息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篇三
雷鋒,相信大家都不生疏吧。一提起雷鋒,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位普通的中國士兵,在他短暫的二十二年的人生歲月中,以平凡樸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鋒,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幫列車員拖地、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zhàn)友家中寄錢等。所以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梢娫谒嵌虝旱娜松凶隽硕嗌俸檬?,給別人帶來了多少快樂和安慰。
雷鋒精神除了孝老愛親、正直勇敢、敬業(yè)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外,還有一項,也是最重要、最簡單的一項——勤儉節(jié)約。雷鋒從小便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的好習慣,曾多次奪得“節(jié)約標兵”的稱號。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歷來重視節(jié)約??墒钱斎祟愇拿鬟M程步步推進的時候,“節(jié)約”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卻不被人們重視了。
最近芒果臺舉辦了一個自助餐“光盤行動”。在一周的調研中,記者在長沙選擇了一家自助餐廳、一家旅游餐廳和一家火鍋城進行隱蔽拍攝。到了吃飯時間的時候,自助餐里六個餐臺上擺滿了上百種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齊了。
在一家自助餐里。只見一對情侶正在一個角落共進晚餐,他們的桌上已經擺滿了六個餐盤,但男生認為還不夠,便到了烤生蠔和叉燒的餐臺那又領了兩個餐盤?,F在,他們的桌子上有生蠔、點心、壽司還有一大盤的甜點和水果。四十分鐘后,那位男生起身買單,可餐桌上還剩有不少的東西,那些東西都夠一般人吃一頓了!記者上前問道,那位男生解釋說:“因為點了太多油膩的東西,所以到后來就吃不下了。”餐廳經理說:“一般都會剩這么多,還有的比這個更離譜!拿了一盤,根本就沒吃。”
記者又來到了一家著名的火鍋城。在火鍋城的正中央有一桌,桌子上還剩五盤完整的菜,但就餐的一伙人都已放下筷子了。記者以為他要打包帶走,沒想到一位穿格子衣的男生把五盤菜全倒進鍋里了,但倒進去后竟一點也沒吃。記者忙上前問是不是點的東西有點多,男生答說沒有。之所以把剩下的菜都倒進鍋里但又不吃,是因為中國人有個風俗習慣叫做年年有余,而他們追求的是天天都有余。我只能說這個理由未免也太荒謬了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據統(tǒng)計,每家大型餐飲企業(yè)每天都會倒掉剩飯菜兩噸左右。這兩噸飯菜,可以救活多少貧苦人民?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的勤儉節(jié)約。有這么一個工藝宣傳片是這么說的:節(jié)約每滴水,能讓所有生命得到灌溉;節(jié)約每度電,能讓所有黑夜都被照亮;節(jié)約每張紙,能讓地球多一片綠色;節(jié)約每粒糧,能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節(jié)約無小事,但從小事做起。就讓我們一起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吧!
關于道德的議論文范文篇四
老師經常教誨我們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德”字當先,可見是何等重要。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很難用知識去彌補。”道德是人們分辨善惡的標準,是人們?yōu)槿颂幨赖臏蕜t與行為規(guī)范,崇尚道德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當然,道德的內涵非常廣泛,包括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愛護公物、勤勞善良、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破壞公物、亂扔雜物、欺負弱小、滿口粗話、打架斗毆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
不講道德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記得有一次坐公交車,中途上來兩個打扮得很另類、嘴里還斜叼著香煙的小青年。司機叔叔善意提醒他倆車內不能吸煙,他倆非但不聽勸,還滿口粗話:“老子抽煙關你屁事,開你的車少廢話,把老子惹火了有你好看的……”這時后座的一位老爺爺正義凜然地告誡他們:“這是公共場合,吸煙污染空氣,有害他人健康,是一種不道德行為,任何人都應該站出來譴責,大家說是不是啊!”在所有乘客的正氣聲中,那兩個小青年自知理虧,熄滅了煙。
放學后經常隨媽媽去商業(yè)城買菜。賣魚、蝦的攤主都會用一些厚重的大塑料袋裝好魚、蝦秤好賣給我們,如果要求他們用薄塑料袋,他們寧愿不賣。我很是不解,媽媽告訴我,他們就是要賺這些袋子的重量錢啊。我覺得他們的做法也是缺乏道德的,買賣要公平嘛!俗話說:“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或者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桿“秤”和“群眾的眼睛”就是衡量道德的標準。
當然,有道德的人占多數,比如說“志愿者協會、大學生三下鄉(xiāng)、扶貧結對、春風行動”等等。所以我認為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彎腰撿起廢紙屑……從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相信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好學生,因為道德在細微處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