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長的鱷魚叫什么
鱷魚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都是兇猛而龐大的,那么你對鱷魚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鱷魚叫什么嗎?小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全世界最長的鱷魚叫什么?
恐鱷(巨鱷)
?恐鱷(學名:Deinosuchus),體長大約10米。是種已滅絕大型鱷類,屬于短吻鱷超科,生存于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東部海岸地區(qū)??主{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恐怖的巨鱷”,δεινός/deinos意為“恐怖”,σουχος/suchos意為“鱷魚”。 恐鱷是史上出現(xiàn)過最大型的鱷類之一,會以小型恐龍為食。目前發(fā)現(xiàn)的恐鱷化石主要以頭骨為主。但是也有腿骨和脊椎骨。
外形特征
在2005年,F(xiàn)arlow 在【Femoral Dimensions and Body Size of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Estimating the Size of Extinct Mesoeucrocodylians, by James O. Farlow, Grant R. Hurlburt, Ruth M. Elsey, Adam R. C. Britton and Wann Langston, Jr. © 2005 (根據(jù)密西西比寬吻鱷腿骨估算滅絕的鱷魚)】中提出了新的估算。
根據(jù)密西西比鱷的腿骨長度,寬度和周長,對史前鱷魚也進行了估算,西部恐鱷和非洲帝王肌鱷也在其中,結(jié)果得出恐鱷根據(jù)腿骨推測遠遠小于根據(jù)頭骨推測的數(shù)據(jù)。
Farlow現(xiàn)在認為最大的恐鱷 有8噸。。但是Farlow的研究顯示恐鱷腿部的骨骼相對它的大小相當?shù)娜?,甚至低于帝王肌鱷,很可能是特化適應水生的鱷魚。
雖然恐鱷的身長最新的幾個估計值相當?shù)牡?,但即使這幾個值數(shù)仍然明顯地大于任何現(xiàn)存的鱷類??主{被認為是史上最大型的鱷之一。其他的史前巨型鱷類包含:白堊紀中晚期非洲的肌鱷帝王肌種、中新世巴西的普魯斯鱷巴西種、中新世與上新世印度的鳥嘴鱷和厚喙長吻鱷。
分布范圍
恐鱷的化石主要在美國許多地區(qū)發(fā)現(xiàn),包含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蒙大拿、佐治亞、紐澤西、北卡羅來納、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猶他和懷俄明。在2006年,墨西哥北部發(fā)現(xiàn)一個恐鱷的皮內(nèi)成骨,這次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qū)發(fā)現(xiàn)恐鱷化石??主{的化石最常在佐治亞州的灣岸平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接近阿拉巴馬的邊界。
根據(jù)恐鱷的化石分布,這群巨鱷可能生存于河口環(huán)境。某些恐鱷化石被發(fā)現(xiàn)于海相沉積層,但可能是恐鱷進入海洋尋找食物,如同今日的灣鱷。在阿古哈組(Aguja Formation),某些恐鱷可能生存于鹽沼或潮汐帶,該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最大型的恐鱷化石。
與恐鱷同棲息地的阿爾伯塔龍,是一種9-10米長的獸腳類恐龍,可能也是在霸王龍等巨型獵食者出現(xiàn)以前,當時陸地上的食物鏈頂層,很有可能會與恐鱷發(fā)生沖突。
生活習性
1954年,內(nèi)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首次提出,恐鱷很可能以生存于相同地區(qū)的恐龍為食。內(nèi)德·科爾伯特在1961年再次重申這個理論:“這種鱷魚應該會以中型恐龍為食??主{捕食岸邊的獵物之時,會在水中攻擊岸邊的獵物,那里是所有大小的動物喝水的區(qū)域。”
科爾伯特和伯德根據(jù)其在德克薩斯州發(fā)現(xiàn)的化石碎片對這種巨鱷進行復原,它們以現(xiàn)生的古巴鱷為原型,用石膏重建了恐鱷的頭骨。以今天的研究看,當時重建的恐鱷頭骨是錯誤的,其腦袋與身體的比例也是錯誤的,這導致了恐鱷的體長被夸大,但是卻震驚了人們的眼球。在之后的幾十年里,人們在美國各地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恐鱷化石,盡管這些化石都很零碎,但是卻增加了我們對恐鱷的了解。直到2002年,根據(jù)最新發(fā)現(xiàn)的一具化石,大衛(wèi)·施威蒙(David R. Schwimmer)利用3D技術(shù)復原出了90%的恐鱷頭骨,至此我們才對恐鱷有著正確的認識。
恐鱷通常被認為采取類似現(xiàn)今鱷魚的獵食模式,將身體沉浸在水中,攻擊接近岸邊的恐龍或其他陸棲動物,直到獵物溺死。在大彎國家公園附近發(fā)現(xiàn)的數(shù)節(jié)鴨嘴龍尾椎,帶有恐鱷的齒痕,加強恐鱷會以部份恐龍為食的理論,但也有可能是恐鱷食腐肉。
大衛(wèi)·史威莫等人提出:恐鱷可能會以海龜為食??主{可能會用嘴部后段、較鈍的牙齒,咬碎海龜?shù)凝敋?,以海龜為食。在恐鱷的北美洲東部化石發(fā)現(xiàn)處,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側(cè)頸龜亞目的Bothremydidae科化石,數(shù)個此種海龜?shù)凝敋ひ寻l(fā)現(xiàn)齒痕,很有可能是由大型鱷魚所留下。
在2002年,大衛(wèi)·史威莫提出恐鱷的食性可能依據(jù)生存地區(q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生存于北美洲東部的較小型恐鱷,生態(tài)位可能類似現(xiàn)今的美洲鱷,有多種食物來源,例如:海龜、大型魚類及小型恐龍。德克薩斯與蒙大拿的恐鱷體型較大、較為少見,但即便如此 恐鱷還是主要以魚類和岸邊喝水的小動物為生。
15米恐鱷的錯誤數(shù)值來自于1954年科爾伯特和伯德根據(jù)古巴鱷進行的錯誤復原和估算。1999年經(jīng)過修正之后,恐鱷的體長下降至8至10米,體重在2.5至5噸之間。根據(jù)恐鱷1米長的頭骨進行準確估算,其體長在8米左右,體重在2.3噸左右。根據(jù)來自德克薩斯州的一個長度達到1.31米長的頭骨推算,這只恐鱷的體長達到9.8米。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鱷化石則代表了一只長度可達10米,體重超過4噸的個體。
10米長的恐鱷超過了今天地球上生存的所有鱷類,目前有準確測量最大的巨鱷應該是Lolong,這是一條灣鱷,體長達6.17米,體重超過1噸。
10米的恐鱷已經(jīng)非常巨大了,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恐鱷都能夠達到這個長度。1999年,古生物學家喬治·M·埃里克森(Gregory M. Erickson)和克里斯托弗·A·布羅旭(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恐鱷應該有與今天鱷類相同的生長比率,這可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當35歲時,恐鱷才達到成年,當50歲時開始進入老年,這與恐龍快速的生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研究人員打趣道:“一只恐鱷一定見證了幾代恐龍的成長”(must have seen several generations of dinosaurs come and go)。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推算是,最大的10米長的恐鱷已經(jīng)算是極大個體,年齡在100歲左右(澳大利亞動物園中飼養(yǎng)的Cassius年齡大約110歲)。對于恐鱷來說,平均10000個個體中才有一個能夠達到12米的體型,在它身后是千千萬萬同類的尸骨。在恐鱷的成長中,它們要面對各種各樣兇猛的掠食者,這些掠食者有的來自天空,有的來自陸地,有的來自河中甚至是海中,所有能夠長大至老年非常不容易,真有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思。
恐鱷襲擊鴨嘴龍類,是有很多的證據(jù)的,這些證據(jù)包括一個鴨嘴龍被恐鱷襲擊以后僥幸生還,這個意味著恐鱷雖然在陸地上行動能力較差,但是仍然能在岸邊捕殺和自己體形相等的恐龍,恐鱷襲擊鴨嘴龍的證據(jù),圓形的牙齒,很顯然是鱷魚的牙齒恐鱷對角龍類沒有直接的捕食證據(jù),但是許多和恐鱷同時期的角龍類得較長,鼻角防御恐鱷比晚期三角龍的眉角更管用,有可能巨鱷對角龍科起到了進化壓力。
分類
1940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挖掘團隊在德州大彎國家公園挖出許多大型鱷魚化石。在1954年,內(nèi)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發(fā)表這些化石的研究,命名為怖鱷。在1979年,唐諾·貝爾德(Donald Baird)與杰克·霍納(Jack Horner)發(fā)現(xiàn)怖鱷與恐鱷是相同物種,怖鱷成為恐鱷的異名。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重建頭部模型時,參考古巴鱷的頭部,并利用石膏重建出大部分頭部??茽柌嘏c伯德認為這個版本太過保守,認為若是參考灣鱷來重建,可制作出更大體型的恐鱷模型。由于當時不清楚恐鱷是否具有寬廣口鼻部,科爾伯特與伯德計算恐鱷頭部比例時發(fā)生錯誤。盡管重建時發(fā)生錯誤,這個恐鱷頭部模型已成為一般大眾對恐鱷的第一印象。
更多恐鱷的化石被發(fā)現(xiàn),大部分是破碎的化石,但有助于古生物學對恐鱷進行更多的研究。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恐鱷的皮內(nèi)成骨形狀獨特,是辨別恐鱷的特征之一。在2002年,大衛(wèi)·史威莫根據(jù)更多的恐鱷化石,建構(gòu)出完整度達90%的頭部電腦模型??茽柌嘏c伯德根據(jù)牙齒特征,將恐鱷歸類于鱷科。根據(jù)格里高利·艾利克森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系統(tǒng)發(fā)生學研究,恐鱷是短吻鱷超科的原始物種。因此,恐鱷并非最大型的鱷科動物,而是最大型的短吻鱷科動物。
體型
1940年,一支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發(fā)掘隊伍在德克薩斯州的大彎國家公園(Big Bend National Park)發(fā)現(xiàn)了一具巨型鱷類的化石,其在1954年才被埃德溫·H·科爾伯特(Edwin H. Colbert)和羅蘭·T·伯德(Roland T. Bird)描述。起初這具巨大的鱷類化石被命名為怖鱷(Phobosuchus),后來唐諾·貝爾德(Donald Baird)和杰克·霍納(Jack Horner)指出其實它就是恐鱷??茽柌睾筒赂鶕?jù)其在德克薩斯州發(fā)現(xiàn)的化石碎片對這種巨鱷進行復原,它們以現(xiàn)生的古巴鱷為原型,用石膏重建了恐鱷的頭骨。在之后的幾十年里,人們在美國各地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恐鱷化石,盡管這些化石都很零碎,但是卻增加了我們對恐鱷的了解。直到2002年,根據(jù)最新發(fā)現(xiàn)的一具化石,大衛(wèi)·施威蒙(David R. Schwimmer)利用3D技術(shù)復原出了90%的恐鱷頭骨。
15米恐鱷的錯誤數(shù)值來自于1954年科爾伯特和伯德根據(jù)古巴鱷進行的錯誤復原和估算。1999年經(jīng)過修正之后,恐鱷的體長下降至8至10米,體重在2.5至5噸之間。根據(jù)恐鱷1米長的頭骨進行準確估算,其體長在8米左右,體重在2.3噸左右。根據(jù)來自德克薩斯州的一個長度達到1.31米長的頭骨推算,這只恐鱷的體長達到9.8米。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鱷化石則代表了一只長度可達12米,體重超過8噸的個體。
10米長的恐鱷超過了今天地球上生存的所有鱷類,目前有準確測量最大的巨鱷應該是Lolong,這是一條灣鱷,體長達6.17米,體重超過1噸。
10米的恐鱷已經(jīng)非常巨大了,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恐鱷都能夠達到這個長度。1999年,古生物學家喬治·M·埃里克森(Gregory M. Erickson)和克里斯托弗·A·布羅旭(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恐鱷應該有與今天鱷類相同的生長比率,這可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當35歲時,恐鱷才達到成年,當50歲時開始進入老年,這與恐龍快速的生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研究人員打趣道:“一只恐鱷一定見證了幾代恐龍的成長”(must have seen several generations of dinosaurs come and go)。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推算是,最大的12米長的恐鱷已經(jīng)算是極大個體,年齡在100歲左右(澳大利亞動物園中飼養(yǎng)的Cassius年齡大約110歲)。對于恐鱷來說,平均10000個個體中才有一個能夠達到12米的體型,在它身后是千千萬萬同類的尸骨。在恐鱷的成長中,它們要面對各種各樣兇猛的掠食者,這些掠食者有的來自天空,有的來自陸地,有的來自河中甚至是海中,所有能夠長大至老年非常不容易,真有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思。
與暴龍類對抗
?關(guān)于恐鱷的對手。說到恐鱷的對手,大家就會想到阿爾伯塔龍,因為兩者的生存區(qū)域是重合的,而且它們又是當時的兩大頂級掠食者,可以說不是冤家不聚頭。不過除了阿爾伯塔龍似乎我們還忽略了許多掠食者,比如阿巴拉契亞龍、海王龍等。到底誰更強大?這幾乎是每個讀到這里的人的問題,那我們就來簡單的對比分析一下。成年阿爾伯塔龍體長9米,高3.5米,體重4噸,恐鱷與阿爾伯塔龍對比,其老年個體旗鼓相當,恐鱷的生存方式明顯不占很大優(yōu)勢。不過考慮到更為廣泛而實際的問題你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阿爾伯塔龍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要比恐鱷高很多,每100只阿爾伯塔龍有30只可以活到成年,而每100只恐鱷能活到成年的還不到1只。
阿爾伯塔龍的生長迅速,當它成年的時候(假設(shè)其20歲成年),恐鱷還只是少年(35歲成年),也就是在恐鱷成年之前,和它年齡相當?shù)陌柌埧偸且茸约壕薮?。再加上阿爾伯塔龍是典型的群居動物,我想恐鱷閑的沒事是不會跟它們一絕高下的。而對于另一個世界中的霸主海王龍,恐鱷的優(yōu)勢便要大上很多。雖然某些種的海王龍體長可達15米,但是與恐鱷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海王龍體型都在6米左右,相比較而言,恐鱷要巨大很多。在面對眾多對手的時候,恐鱷會更喜歡在淺海中排擠海王龍,而不是在陸地上與阿爾伯塔龍群惡斗。
需要指出的是,恐鱷并沒有和暴龍生活在一起,早在暴龍出現(xiàn)300萬年之前它們就滅絕殆盡了。盡管巨大,但是恐鱷并不是最大的史前巨鱷,其體長要小于普魯斯鱷。最新的研究顯示恐鱷屬于短吻鱷家族,與雷迪氏鱷的親緣關(guān)系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