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jié)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學習啦小編收集了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篇1
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第一種佳境:“人在課中,課在人中。”第二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第三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細細回味此課教學,感觸良多.
此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jié)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因此,我緊緊圍繞本文的論證思路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本課之路雖已走過,但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留下的腳印,得以教學反思如下:
豐富認識,集思廣益.我反復研讀教材,深入理解教輔資料。因為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備”不但要教材、備重點難點、備教學方法,更應該備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在課堂中應對意料之外問題的把握就越大。不斷豐富自己,是語文教師將課上得輕松自如的必要階段。
此外,一節(jié)成功的課,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備課過程中,我時時征求同行的意見,力求拿出最好的教學方案.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篇2
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針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指出了“實驗”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我緊緊圍繞本文的論證思路和內容重點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
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議論文的閱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本特點的同時,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并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學會運用,強調聯系自己的學習實際。因此,教學中,我從具體的事例入手,讓學生感知課文,引導他們發(fā)現并抓住提綱性的語句,然后經過討論、分析,并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yǎng)“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對課文的處理過于傳統(tǒng),放不開。教師在課堂上還是講的過多,教師的角色把握不夠準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課堂氣氛顯得有點沉悶。課后我想:在議論文教學中除了重點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本特點,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同時,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學會解讀議論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斷,使議論文教學不至于味同嚼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做的很不好。現將本課教學設計附上,以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教。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篇3
因為備課時間比較匆忙,我只是看了課文,參考了教參,知道了課文的層次結構和論證方法后就去上課了。但在上課過程中,我卻不想照丁教授的說法來貶低儒家的經典理論“格物致知”,我說,老師認為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為萬物可給人以啟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fā)現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課后作業(yè)。練習二是要學生寫寫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趣的經歷,練習三是要學生寫在“人文科學和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我說:古代就有許多這樣的詩句,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你們就此寫寫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資料時,再看丁教授的論證,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1、我認為《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的范疇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是講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是儒家的入世態(tài)度。而丁教授所講的“格物致知”則是在科學范疇,是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兩個范疇的理論怎么可以同日而語,厚此薄彼呢?我慶幸自己上課時沒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
2、丁教授還舉了王陽明“格“竹的例子,認為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他認為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長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而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我想,這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探討世界的不同角度,他們的著重點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孤陋寡聞若我,也知道鄭板橋就創(chuàng)作了許多竹詩竹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一首借物詠志詩,在中國文人的眼里,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會達到“物中有我,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詩句??茖W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哲學文學給人類帶來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優(yōu)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斷語。
3、最后,丁教授還把中國學生的高分低能歸咎于儒家思想的影響,歸咎于中國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應該歸咎于考試制度,它剝奪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當然,我還是非常贊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讓實踐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國外學習研究經歷的人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強的急迫感。
看了“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的人還看了:
1.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6.教學反思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