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快速瘦身
怎么才能快速瘦身
俗話說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那么怎么在夏天來臨之前迅速瘦身呢?小編今天就推薦一些快速瘦身的方法。
快速瘦身之不要以為挨餓就會瘦
食物能提供身體熱能,而在這個轉(zhuǎn)換能量的過程里也需要熱能,才能促進(jìn)消化、吸收、運送,以及營養(yǎng)素分子的代謝;這表示進(jìn)食可使基礎(chǔ)代謝率提升10~35%,時間長達(dá)二、三個鐘頭,因此能燃燒較多的卡路里;但如果一餐不吃,或只吃某一種食物的話,反而導(dǎo)致瘦身所需的維他命和礦物質(zhì)攝取不足,使基礎(chǔ)代謝率減緩,燃燒的卡路里也比較少?;A(chǔ)代謝率是可以改變的生理機(jī)制,如果妳想提升它,燃燒更多的脂肪,就要飲食正?;?,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以及改變生活習(xí)慣。
快速瘦身之均衡營養(yǎng)更重要
「我已經(jīng)不吃飯了,為什么還是胖?」因此,妳吃得更少,把饑餓感解讀是“瘦”的訊息,當(dāng)妳的同事都出去吃午飯了,妳卻待在辦公室啃幾片蘇打餅干充饑,但諷刺的是,如果妳吃了三片蘇片餅干,等于吃1/4碗飯,如果妳忍不住吃了六片餅干,不如吃飯吧!因為過沒多久妳就會餓了;建議妳,選擇營養(yǎng)密度越高的食物,進(jìn)食后越能得到飽足感,才不會為了饑餓而焦慮,哪一天控制不住大吃一頓,反而前功盡棄了!
快速瘦身之認(rèn)識食物后再計算卡路里
攻于卡路里的計算,只會讓減肥者壓力很大,因此,不應(yīng)該從卡路里的角度來看待食物,請開始從營養(yǎng)素的眼光來認(rèn)識食物吧!例如:卡路里相同的一塊蛋糕和二片全麥面包,因為全麥面包的營養(yǎng)密度較高,使腸胃吸收較緩慢,在食物未變成脂肪形式之前,讓身體有較多時間來燃燒食物,比較不容易感到饑餓,反之,蛋糕的營養(yǎng)密度低,吸收速度很快,如果沒有立即利用這些熱量,很容易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快速瘦身之食物陷阱.蔬菜區(qū)的淀粉類食物
當(dāng)妳在逛超級市場的時候,某些妳以為是蔬菜的食物,其實是屬于淀粉類,吃它等于是吃飯喔!如:玉米、芘薺、菱角、南瓜、馬鈴薯、地瓜、芋頭、蓮藕等。另外要提醒的是,酪梨是油脂性的水果,減肥的人盡量少吃。營養(yǎng)師建議,為了避免吃過量、且重復(fù)性的同類食物,最好是采取種類多,且具變化性的飲食方法。
快速瘦身之瘦身操
快速瘦身之瘦手臂
1.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膝稍微彎曲,上腹部用力,把肌肉縮緊,背部挺直。雙手垂于身體前,各握一重物,如水瓶或書本等。
2.彎曲手肘,慢慢將重物舉起到肩膀的高度,保持這個姿勢,再慢慢把手放下,回到原來的姿勢。每次大約持續(xù)做12到15次。
上臂后方肌肉及三頭肌的鍛煉
1.站直,雙腳打開至與肩同寬,腹部用力,把肌肉縮緊,背部挺直。單手握一重物,先高舉過頭部,再將手肘彎曲,將重物至于頭后方,此時舉起的上臂要與身體成一直線。
2.伸直彎曲的手臂,使整只手臂與身體成一直線。保持這個姿勢大約幾秒后再回覆到原來的姿勢。每次大約重復(fù)做15到20次。
快速瘦身之美肩
1.上身挺直,膝蓋張開與肩同寬并微微彎曲,雙手各拿一重物,如水瓶或書本,垂放于身體兩側(cè)。
2.緩緩將雙手水平側(cè)舉至與肩平行,持續(xù)一會兒后,再緩緩將雙手放下至原來姿勢。每次大約持續(xù)做12到15次。
快速瘦身之美背
1.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膝稍微彎曲,彎下腰讓上身與地板平行,雙手各握一重物,如水瓶、書本等,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
2.上臂往側(cè)后方提高,到與地面平行的位置,此時握著重物的雙手位于胸前或胸側(cè),雙腿仍保持原來姿勢。保持這個姿勢一會兒,再將雙手慢慢放下,回到原來的姿勢。每次大約持續(xù)做12到15次。
快速瘦身之美胸
1.伏地挺身是在沒有任何器材時最好的健胸運動,方法如下:面向下,以手掌撐著地面,雙手伸直,略比肩寬;雙腳伸直,以腳尖頂著地面,以手掌和腳尖支撐身體的重量。
2.雙手彎曲,讓身體平行下降,接近地面或輕觸地面,以這個姿勢暫停一下,再伸直雙手回到原來的姿勢。每次大約持續(xù)做12到15次。
快速瘦身之收腹
1.仰臥起坐是在沒有任何器材時,最好訓(xùn)練腹肌的運動,方法如下:臉朝上平躺在地上,背部打直,雙腿彎曲,雙手放在頭兩側(cè)。
2.用力將肩膀往膝蓋處伸展,維持此姿勢一會兒,再徐徐回到原來姿勢,特別要注意起身時吐氣,下來時吸氣,重復(fù)約20次。
快速瘦身之瘦腿
1.站直,雙腳打開至與肩同寬,雙手握著力量可以負(fù)擔(dān)的重物,如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或字典等,將它們舉到與肩同高,腹部用力,把腹部肌肉縮緊,背部挺直。
2.屈膝,彎曲角度不可超過90度,以免膝蓋和背部受傷;上身仍保持挺直,這個姿勢大約持續(xù)幾秒后再回覆到原來的姿勢。每次大約重復(fù)做15到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