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小技巧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小技巧
教師資格面試每年都是規(guī)范化的流程進行:5分鐘結構化、10分鐘試講、5分鐘答辯。流程的規(guī)范化的本質(zhì)是要求上的提高,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廣大考生應以積極而又客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即將來臨的面試。下面學習啦小編和大家聊聊三步面試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大家在取得教師資格證結構化證書的階梯上再進一步!
1第一步,要學會準確快速的進行題目定位。
要想準確定位,首先得了解教資結構化常考的幾大類型及其作答思路。統(tǒng)考后,結構化雖然題目龐多,種類也多,涉及到的內(nèi)容也更復雜,但一般常見的都是測查考生對一些教育現(xiàn)象、教學實踐以及人際處理等相關問題,主要考察考生“怎么看”、“怎么辦”的問題,所以聽考官讀題的時間里,不僅要反應迅速敏捷,而且還需要準確把握題干,進行題目定位。
2第二步,針對相應類型的題目按之前訓練時的作答思路思考下去,并在每一步想好答題要點,這是結構化答題最關鍵的地方。
對于這一步,一般考生感到比較棘手的就是無法記住太多的作答思路,容易弄混淆,那么在這里我給大家支個小技巧。如果遇到考官問你“怎么看”、“怎么辦”的問題,你上來第一段話就表明自己的看法比如價值判斷、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或者說你將要本著怎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或是你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和效果等,給予一個大層次上的說明;接著第二段話就要分點細細分析,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影響、也可以分析當前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抑或是提供相應的論據(jù)支撐你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等等,要有一個分析的過程,確保分析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邏輯性要強。第三段話就是談談自己所能提供的解決措施方案了,即使是問你“怎么看”,你也要在第三段答怎么做,這樣才能表明你不僅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例舉措施的時候不要使用過多的“然后”之類的詞,盡量要用“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之類的措辭,這樣在措施方面才能講的清楚,考官才能聽得清晰。
3第三步,在作答思路理清晰的情況下,每一段話的答題要點也找到了之后,那么萬事俱備,就差用完整的話將這些要點串起來傳送給考官了。
在結構化答題中,用語盡量規(guī)范化,書面化,所以考生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就應該注意用詞,可以多讀一些以往真題的答案,既能積累一定的答題素材,也能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只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多分析,多積累,多表達,就能輕松拿下結構化!
【結構化試題一】
作為教師而言,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好的?
【參考答案】
無論教師做哪些事情,都要緊密圍繞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行業(yè)準則展開。其中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是教師恒遠的話題,也是一定要做且一定要做好的事。
第一,關愛學生。它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只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具備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的學生。
第二,教書育人。它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應更多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方法、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方法,真正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力;并且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實現(xiàn),讓學生們潛移默化地領悟人生的真諦。
第三,為人師表。它是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要求。教師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
第四,終身學習。它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如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教育教學業(yè)務,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才能適應時代變遷帶來的挑戰(zhàn)。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結構化試題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于學習知識而言,知道怎么去學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及以此為樂的人??鬃拥倪@句話,說明了學習的三種境界——“知”“好”“樂”,更強調(diào)了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重要作用。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其將這種興趣內(nèi)化為不斷開拓進取的驅(qū)動力,最大化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我認為,可以從“培養(yǎng)”和“強化”兩個方面著手。前者,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設計課程,從學生接受的角度出發(fā),適時引導,巧妙設問,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其潛在的學習興趣;后者則是在學生已有興趣的基礎上,通過鼓勵、拔高等方式,不斷強化學生對自己的心理認同感,避免出現(xiàn)“三分鐘熱度”的情況。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活動,并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