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族節(jié)日_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節(jié)日民俗較多。從節(jié)日內(nèi)容看,有祭祀節(jié)日、紀念節(jié)日、慶賀節(jié)日、社交娛樂及生產(chǎn)性節(jié)日五類。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土家族的民族節(jié)日,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土家族的民族節(jié)日
牛王節(jié)
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jié)。這天各地都要舉辦牛王節(jié)歌會,搭起歌臺,將牛頭像懸掛在歌臺中央,以歌頌牛的功德。牛王節(jié)十分熱鬧,各家各戶提前 一天將牛梳洗干凈,喂精飼料,角上系一朵大紅花,一早牽著去趕歌會,同時,也借此機會展示自家喂的牛健壯。傳說多少年前,牛是天上的神牛中,看到人間日子苦,終日勞作,仍吃不飽,就悄悄盜了仙谷給人間,這事讓守谷神發(fā)現(xiàn)了,告到玉帝那里,玉帝一氣之下將神牛打下凡間,讓它跟人一道吃苦受罪。從那以后,牛就陪伴人們耕田了。人們不忘神牛盜仙谷之恩,就將“仙谷”改為“盜谷”,日后又將“盜谷”改為“稻谷”。神牛盜仙谷的時間是農(nóng)歷四月十八日。土家人就將這天定為“牛王節(jié)”,以各種形式予以慶祝,這便是牛王節(jié)的來歷。
嫁毛蟲節(jié)
此外,四月初八日過“嫁毛蟲”節(jié),又稱“敬婆婆神”。屆時,家家用紅紙兩條,分別寫著:“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歸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貼在堂屋左側(cè)中柱上面,以為此舉可以驅(qū)除蟲害,四季平安。六月六日為“曬龍袍”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皆與漢族地區(qū)相近似。但對重陽節(jié),黔東北土家族較為重視,須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說。
五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稱五月節(jié),民間的風俗是做粽子,掛香包,掛菖蒲艾蒿,燒艾條,到江邊 祭祀鬼神;公眾性的活動則是一年一度的龍船競渡。五月節(jié)實際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亦稱“龍舟節(jié)”、“端陽節(jié)”。端午之“端”字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來稱“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稱為“端午”;既然是兩個“午”,故又被稱作“重午”;再者,由于古人把午時稱作“陽辰”,所以又稱“端陽”。
趕年節(jié)
趕年節(jié)是土家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為什么要提前,有幾種傳說: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間,其先民隨胡宗憲征倭。于十二月二犒將士,除夕倭寇不備,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風。關(guān)于抗倭立功符合歷史事實,《明史》有載。還有關(guān)于為了打仗而提前。過趕年節(jié)要作糯米粑,殺豬祭祖、煮酒。除夕之夜還要“守年”、“搶年”,即吃過團圓飯后,手執(zhí)吹火筒在房前屋后轉(zhuǎn)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獵槍上山走一趟曰“模營”,以紀念先人。雖提前一天“趕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照樣過除夕。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鄰”。還有各種文娛活動,“玩龍燈”、“蕩秋千”、“踩高蹺”、“唱難戲”等等。
舍巴節(jié)
“舍巴日”,土家語,又稱“舍巴巴”,“舍巴”擺手之意,“日”,動詞,“做”之意。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zhàn)舞,始于遠古,繁盛于明清時期。舍巴分為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shù)種。跳擺手舞不拘人數(shù)多少,多者上萬,少者數(shù)百,擺手時以鳴大鑼、擊大鼓呼應節(jié)奏,氣勢恢宏,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翩翩進退,成對成雙,節(jié)奏鮮明生動。擺手歌長達數(shù)萬行,堪稱土家族史詩。
土家族簡介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連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區(qū)。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土家族人口數(shù)量約為8,353,912人,在中國的55個少數(shù)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僅次于壯族、回族、滿族、維族、苗族、彝族。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土家族”是漢族對“畢茲卡”的稱呼。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重慶市渝東南,貴州省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南支土家族(僅分布于湖南省湘西州瀘溪縣境內(nèi)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現(xiàn)只有瀘溪的九百余人使用。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nèi)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xiàn)時使用1984年創(chuàng)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以包谷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馓也是土家族季節(jié)性的
包谷飯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qū)一直被當成主食,現(xiàn)仍是一些地區(qū)入冬后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調(diào)味品。如插秧季節(jié),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jù)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喪葬禮儀
喪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的紡車倒紡三下,念經(jīng)送亡人過 天橋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圍繞“哈哈臺”轉(zhuǎn)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 然后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據(jù)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 “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繞棺、辭靈、 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國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并 認為,人死后,會到另一個世界去享福。是好事,所以興跳喪。
婚姻禮儀
男女多經(jīng)對歌相愛結(jié)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為了準備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學習哭嫁。觀摩、學習如何哭,很小時就陪哭。在哭嫁時, 口中念念有詞,叫做“送嫁飯”。哭嫁時,同村親友的女孩都來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傷心,越動聽,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會哭嫁,就會受到歧視 和譏笑。男方必須送粑粑到女方家,參加哭嫁的人多、范圍廣,而且有專門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時間短則五、六天,長則一二個月。要與家人、親戚、朋友之間 哭??薜膬?nèi)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滿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漸淡化,僅在深山僻野居住 的部分土家人中還有遺風遺俗。
猜你喜歡:
3.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