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那些故事
《史記》這本書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敘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那你知道史記有那些故事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中的故事3篇,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中的故事3篇:趙衰佐重耳
趙衰字子余,是趙夙的孫子。當時,晉獻公寵幸驪姬娘娘和她的兒子奚齊,甚至打算改立奚齊為太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均不同程度遭到疏遠。三人后來被派去戍守邊地。趙氏宗族在當時已經(jīng)成為了名門望族,并對政局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著晉國錯綜復(fù)雜的政治形勢,趙衰用占卜方法決定趙氏宗族的政治傾向。結(jié)果是:跟隨晉獻公或是申生、夷吾等公子是不吉之兆,而跟隨公子重耳為吉兆。趙衰對占卜一向是深信不疑,就毫不遲疑加入了重耳的政治陣營。
此后,晉國發(fā)生了著名的驪姬之亂,公子重耳被迫逃往他外祖父所屬的翟人部落避難,趙衰也跟隨他前往,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翟人一次在征伐薔咎如部落(在今河南安陽西部地區(qū))的戰(zhàn)爭中,虜獲了兩名女子,于是便把其中年輕一點兒的那個配給重耳做妻子,把年長一點兒的那個配給趙衰做妻子。趙衰與他的這個妻子生下了趙盾。而當初在晉國時,趙衰業(yè)已有了妻室,并生下了三個兒子趙同、趙括與趙嬰齊。
五年后,晉獻公死去,晉國緊接著發(fā)生內(nèi)亂。晉人迎立夷吾為新國君,即晉惠公。惠公知道公子重耳是個人才,胸有大略,怕他與自己為敵,危及自己的王位,便派人去刺殺他。重耳得到消息后,趕緊和趙衰等人商議對策,經(jīng)過周密分析,認為各個諸侯君主中只有齊桓公有志于霸業(yè),善于招撫優(yōu)待諸侯、賢士,可以到他那里去避難。于是一行人便留下他們的妻子、兒女,離開了生活十二年的翟地,前往齊國。
一路上日夜兼行,途中經(jīng)過五鹿(今河南南樂西南),重耳一行人已是疲憊不堪、饑渴難耐,再也走不動了,便停住腳步稍作休息。這時發(fā)現(xiàn)路邊田地里有個老農(nóng)夫在耕作。重耳便讓人向老農(nóng)夫討要些吃喝。老農(nóng)夫見來人頤指氣使、態(tài)度強硬,顯然是一群落破貴族,便想羞辱他們一番。他將土塊放在食器里,“進獻”給這些“貴族”。重耳和他的那班隨從看到之后大怒,想要教訓(xùn)一下這個老家伙。趙衰卻急忙制止住重耳,勸導(dǎo)他說:“老農(nóng)夫向您進獻土塊,意在祝愿您早日封疆受土,您應(yīng)當恭敬的揖拜接受啊!”重耳聽了他的話之后,看看自己現(xiàn)在落魄樣子,怒氣頓時消解,喜悅之色漸上眉梢,很正式的地接受了這個“禮物”,并對老農(nóng)夫致以謝意。休息片刻后,一行人繼續(xù)趕路。
到達齊國后,齊桓公也早已聽說過重耳的賢能,因此對他非常尊重,以禮相待,并將宗族女子許配給他做妻子。兩年后,桓公死去,齊孝公繼位,齊國政局開始動蕩,國勢衰微,并屢次遭受其他諸侯侮辱。而此時的重耳整天沉湎于安逸、奢侈的生活,上進心大為衰退,絲毫沒有離開齊國、另謀發(fā)展的意圖。趙衰、狐偃等隨從賢士認為,這樣發(fā)展下去,重耳政治集團必定會分崩離析。于是幾人便與重耳的齊國妻子合謀,實施了一個“膽大包天”的計劃。他們私下整飭好行裝,在一次宴會上有意把重耳灌醉,然后極為果斷地將重耳抬上馬車。重耳喝的昏天暗地,爛醉如泥,被他們秘密、迅速地帶離開齊國都城。跑了很遠之后,重耳酒也逐漸醒了,在發(fā)現(xiàn)了手下的“不忠”行為后勃然大怒,甚至操起身邊的戈想要殺人泄憤。趙衰、狐偃等人對他陳說利害,而且不辭而逃已成事實,重耳只好作罷,又跟他們一起重新開始了流亡生活。
史記中的故事3篇:為他人做嫁衣
秦惠王最后還是任用張儀為相,陳軫只得投奔楚國另求發(fā)展,然而楚王并沒有重用他,卻派他出使秦國。他路過魏國,想要與犀首會面,但犀首謝絕不見。陳軫說:“我有事才來,您不見我,我要走了,不能等到第二天了。”犀首這才接見了他。陳軫說:“您為什么喜歡喝酒呢?”犀首說:“我沒事可做啊,喝酒解悶唄。”陳軫沖犀首神秘地一笑說:“我讓您有很多事做,您愿意嗎?”犀首十分疑惑,說:“此話怎講?”陳軫說:“貴國丞相田需約集各國合縱抗秦,楚王懷疑他的誠意,還不相信他的游說。您對魏王說:‘我和燕國、趙國的國君有舊交情,希望幫您出使燕趙’。魏王如果答應(yīng)您的請求,您也不必多要車輛,只要把三十輛車擺列在庭院里,公開地說要到燕國、趙國去就行。”犀首就按照陳軫的計劃行事。
結(jié)果燕國、趙國的使者聽了這個消息,就急忙驅(qū)車回報他們的國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聽了這個消息,很生氣地說:“田需和我相約,而犀首卻去燕、趙出使,這明顯是欺騙我呀。”楚王很生氣,不再理睬田需所說合縱之事。齊國聽說犀首要前往燕、趙,就派人把國家的政事托付給他,犀首就去了齊國。陳軫則因為破壞了合縱,為秦國立下了大功,就回到了秦國。
史記中的故事3篇:權(quán)力與陰謀
擔任郎中令以后,趙高為了鞏固二世的地位,審判、處死了很多人,同時也借機報了許多私仇。因此,他害怕大臣們在上朝奏事的時候,揭露自己的罪行,便私下里對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是由于臣子只能夠聽到他的聲音,而見不到他的尊容,這就是天子自稱‘寡人’的原因。況且,陛下您還年輕,未必什么事情都懂,如果您在朝廷上對政務(wù)處理不當,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臣子們,招致他們的非議,這就不能向全天下顯示您的神圣、明智了。因此,陛下不如暫且深居宮中,與臣以及宮中其他幾位熟悉法令的人在一起,等大臣們把公事呈奏上來,我等再輔助陛下辦理。如此,大臣們就不敢再上奏那些混淆是非的事情了,而天下人則都會稱頌陛下的英明神圣了。”二世早對朝政心煩意亂,整天想著在后宮尋歡作樂,趙高的意見正中其下懷,于是他便不再上朝,而是深居宮中。此后,趙高利用身份的便利,自由進出內(nèi)廷,經(jīng)常在二世左右侍候,并輔助處理政事,甚至是單獨處理呈奏上來的政務(wù),二世對他言聽計從,放心地把國家大事交給他處理,自己則天天醉生夢死,于是趙高逐漸掌握了朝廷內(nèi)外大權(quán)。
當時李斯還任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權(quán)在握,是趙高專權(quán)道路上的絆腳石,必須設(shè)計鏟除,他對李斯抱怨說:“關(guān)東地區(qū)盜賊四起,如今,天子卻增派人民勞役,加緊阿房宮的修建,搜集名狗駿馬之類無用的玩物,這恐怕會激起民變。臣想要諫止,只不過我是刑余之人,人微言輕,只能照顧皇上的內(nèi)宮事務(wù)。這是丞相您的職責,您為什么不進諫呢?”李斯說:“是啊,我早就想進諫了??墒侨缃?,天子不上朝,整日在深宮里,我的話無法傳達,要進諫也沒有機會。”于是,趙高說:“丞相如果真要進諫,待天子有空的時候,臣一定趁機告訴您。”但是,趙高哪里有這么好心?他只是想謀害李斯罷了。
不久,二世與嬪妃們在宮中歡娛,十分盡興。趙高則派人告訴李斯說:“現(xiàn)在,天子正好空閑,丞相可以來奏事。”于是,李斯來到宮門外,請求接見。守門的宦官進宮稟告,但是二世沒有回音。李斯等的著急,便要宦官再去稟告。連續(xù)三次的稟告,打斷了二世的歡娛,掃了他的雅興。于是,他發(fā)怒說:“朕平日有很多空閑的時間,丞相卻不來奏事。今日,朕正在歡娛的興頭上,他卻來掃興。難道是丞相瞧不起朕嗎?還是他故意難為朕,讓朕出丑?”在一旁侍奉的趙高趁機說道:“這樣就危險了!當年,沙丘的謀劃,丞相參與了。如今,陛下貴為天子,而丞相并沒有更加的顯貴。難道他內(nèi)心里想要割地封王嗎?況且還有一件事,陛下不問臣,臣還不敢說,丞相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的郡守,賊人陳勝等人都是丞相家鄉(xiāng)的鄰縣人。而楚地盜賊西進,經(jīng)過三川郡的時候,李由只是守城卻不肯出擊。臣聽說李由與盜賊之間有所勾結(jié),因為還沒有確認,所以不敢將其告知陛下。陛下不知道,丞相在宮外,權(quán)勢比陛下還要重。”趙高的讒言收到了效果,二世想要懲辦李斯。但是,李斯畢竟是侍奉先帝的老臣,位高權(quán)重,名聲顯赫,他擔心趙高所言不夠確切,便派出特使前往三川郡調(diào)查情況。很快,李斯得知了這個消息,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中了趙高的奸計。
猜你感興趣:
4.《史記》中的故事
史記有那些故事
上一篇:史記里的故事內(nèi)容
下一篇:史記故事主要內(nèi)容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