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論文范文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論文范文
當前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問題嚴重,高校應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教育工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范文篇一:《大學生心理素質教學研究》
一、大學生心理素質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1.心理素質與思想品德素質的關系
思想品德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在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wěn)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四個成分,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相互聯系的,組成了品德結構的心理特征的子系統(tǒng)”。這四個子系統(tǒng)就是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四個方面。
2.心理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的關系
健康的情緒、情感有益于感知、識記、思維、想象等活動,可以提高學習與運用知識的效率與能力。反之,則減緩或削弱學生感知活動與能力的發(fā)展,增加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的困難。意志在學習與運用知識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種情況是,智力水平差不多,誰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誰就能成為優(yōu)秀者。另一種情況是,智力雖然較低(屬正常范圍),但通過意志力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趕上甚至超過智力較高者的學業(yè)成就。正如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強、樂觀、進取等能促進學生學習與運用科學文化知識和獲得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反之,則阻礙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學生的心理素質與科學文化素養(yǎng)有著直接而又緊密的聯系,對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深遠的影響。
3.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的關系
心身醫(yī)學研究表明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很多疾病,如氣喘、高血壓、皮膚過敏、胃潰瘍等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如情緒對身體就有很大影響,積極的情緒有益于身體健康,消極的情緒有損于身體健康。斯頓巴赫就認為“所有的病癥都是心身相關的,只是某些疾病比其它疾病有更明顯的情緒內容”。心理素質不但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直接影響,而且,對身體潛能的發(fā)揮也有很大影響。這一點可從體育競賽中看出來。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甚至于存在一定差距的情況下,誰心理素質好,誰的體能就能得到更大的發(fā)揮,并取得最后的勝利。因此,心理訓練已成為體育運動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
4.心理素質與社會文化素質的關系和作用
心理素質制約著社會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必須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上進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學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質的基礎上實現的那樣,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素質也必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從心理素質與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體素質的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出:心理素質不但與諸素質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而且,對這些素質有深遠的影響,對這些素質的提高起到巨大作用。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fā)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fā)展。也可以說它的整體優(yōu)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提高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途徑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北京是全國最早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省市之一,上世紀70年代末才有較少的高校開始從事這項工作。十多年前,大學生們對心理咨詢知之甚少,那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確實也把重點放在解決少數學生的問題上。但隨著這項工作的逐步規(guī)范化,重點已由個體轉向全體?,F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不僅是解決問題,而且是提高素質;不是由壞變好,而是由好到更好。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高校逐漸構建了一個以心理素質課程教育為主渠道、以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為主陣地、以學生工作隊伍為日常心理教育主力、以大學生心理社團為補充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格局。調查表明,全國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及咨詢專門機構,其中有的高校有專門的辦公場所。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wěn)、孤獨膽小、懼怕挫折、缺乏毅力;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而產生的無所適從的焦慮感;社會的變革帶來的心理沖擊,嚴重的還可能造成心理失衡;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等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途徑進行探討。
首先,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素質教育應該是培養(yǎng)有主見、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善于獨立思考問題,冷靜地分析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區(qū)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應該把前者科學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tài)度。
其次,教師應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使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tài)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尊重這些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
最后,營造一個具有民主、寬容、善意友好的集體氛圍,培養(yǎng)積極的人際關系,這些有利于改善學生的一些攻擊性心理及行為。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學習交往,從而對活動感興趣、對集體感興趣,逐漸改變原先的態(tài)度和看法。
通過以上的分析,足可以使我們認清高等院校加強心理素質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進而把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課題認真研究解決。國際化社會的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及消費社會形成發(fā)展的背后,使得社會生存的現實競爭日趨白熱化,其核心已經從“技術競爭”向“人的競爭”過渡轉移,即是一場人的全面素質能力的競爭。因此,從素質教育的提倡開始,它所指向的就不是單純的知識結構改革,而是站在時代社會進步發(fā)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實踐前沿,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理應著重的基礎素質。有必要重新認識心理素質,謀求多角度地探討心理素質完善提高的實現,這是擺在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面前的一大課題。
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范文篇二:《如何提高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
【摘 要】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與訓練,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本文在分析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現狀與不足的基礎上,從大學生心理素質要素結構的分析和建構開始,提出了建立與完善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體系的基本舉措。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素質;現狀;基本舉措
我國目前正處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fā)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作為還未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大變革時期,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異?,F象,而且這種現象還有不斷蔓延的趨勢。
一、大學生心理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正處在心理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會產生不知所措的心理壓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面對競爭表現出焦慮心理
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特別是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學生希望自己早日成功成才,通過市場角逐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yè),但擇業(yè)難度的增加,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性別、專業(yè)及社會關系等又制約著擇業(yè)的自主權,恐懼、焦慮、煩躁打破了大學生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環(huán)境無能為力。
(二)難以適應大學生活環(huán)境
當代大學生經過“十年寒窗”后進入大學殿堂,高中時期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的學習生活和衣食無憂的家庭環(huán)境中。進入大學,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變化,面對家庭與社會的厚望、自己的夢想和期望,面對新的集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學習特點,一些學生表現出生活能力弱、自立能力弱、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問題,出現了獨立與依賴的矛盾。面對與理想反差較大的現實,表現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產生失意、壓抑、焦慮等不適應的現象。
(三)人際關系障礙
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大學生獲得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但人際關系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個敏感問題,不少人常常處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學生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誼,顯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大學生從校門到校門之間缺乏人際交往的鍛煉,因而缺少交往經驗和交往技能,大多數學生缺乏自信,在實際生活中又表現為不愿敞開心扉,自我封閉。據一項資料統(tǒng)計顯示,23%的學生感到“孤獨、寂寞”。
(四)學業(yè)問題
一是關于專業(yè)的認同問題。大學生普遍存在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的現象,由于遵循按專業(yè)招生的原則,絕大部分學生入校時對所學專業(yè)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導致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現象。二是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問題。進入大學后,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生為主導的自學模式。自學能力的高低成為影響學業(yè)成績的重要因素,學習方法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也很大,而大學的學習方法與中小學差別很大,許多學生一時難以適應。三是學習動機功利化。市場經濟的利益杠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表現出空前的功利意識。
(五)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是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由于在家庭中受到過多的呵護,獨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識顯得不足,對集體生活不適應,考慮他人較少,沒有明確的學習動力,對生活質量的期待與要求較高,而對人生理想不夠高,據一項關于城市獨生子女的人格發(fā)展與教育的調查結果表明,獨生子女存在成就需要弱、心理較脆弱、自立能力弱等問題。二是特困生心理問題。近年來,一些物質困難的貧困生在承受經濟壓力的同時又面臨“心理貧困”的危機,這些學生為出身而自卑、痛苦,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總覺得低人一等,常常自慚形穢,郁郁寡歡。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素質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心理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基礎性教育,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心和心理等五個方面。這幾個方面的素質相互影響,交互作用,而心理素質是在人的素質結構中起基礎性作用,是將人的綜合素質中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它涉及人的精神風貌、能力、氣質、性格和情感態(tài)度等心理要素,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并直接制約著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其他素質只有在一定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能發(fā)揮作用。
心理素質教育是當前德育工作的新課題?,F代德育內在地包括了心理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在基礎性的層次上對高校德育目標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受教育者缺乏健康的心理的情況下,德育工作往往會失效,甚至會產生負面影響。當前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德育工作中忽視心理素質方面的因素。因此,《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的情況下,如何指導學生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方面盡快適應新的要求是學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并且提出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是大學生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基本舉措
(一)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心理素質教育隊伍
心理素質教育的好壞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必須有一支專職為骨干、專兼結合,受過系統(tǒng)、科學的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工作隊伍。按照《高等學校心理咨詢員任職條例》配備專兼職教師。專職教師一般應由受過心理學專業(yè)系統(tǒng)教育并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心理學學士以上)擔任,專門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咨詢工作。
(二)成立心理素質教育專門機構
在校一級成立心理教研室,負責全校心理課程教學、輔導、科研以及學術交流活動。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日常的心理咨詢、開辦心理信箱、建立心理熱線,或通過網絡為那些心理上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有效和及時的引導和服務。心理咨詢室的建設有其特殊性,應在選擇地點、周圍環(huán)境、室內布置及軟硬件設施方面做到規(guī)范化、人性化。
(三)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它能有效地提高對學生心理歷程的把握,加強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詢的針對性。它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和量表等心理測量技術所取得的第一手的、詳細的信息,及時、有序地進行整理、歸納、歸檔,為以后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以及科研工作鋪平道路。心理檔案一般包括學生入學時的心理測試、問卷、調查材料、各種量表以及治療方案等內容。學生的心理檔案應由專人保管,并嚴格保密,非專業(yè)人員一般不允許查看。
(四)重視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研究
心理素質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工作,它本身需要跨學科進行跟蹤研究。應該鼓勵教師帶頭搞科研,以科研帶教學、帶咨詢、推動心理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每年在各高校科研立項中,要有一定數額的心理素質方面的課題,主要圍繞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如何把德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結合等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在條件成熟時,還可以同港澳臺以及其他國家高校進行交流學習,以更快、更好地提高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水平。
(五) 根據大學生不同年級的特點,把握好心理教育的階段性
對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經歷了中學階段的拼搏和激烈的高考競爭之后進入大學,當前
學校辦學條件又容易使他們產生失望、不滿和自卑心理,在學習上也普遍有松勁情緒,生活上也有諸多不適應,因此對他們最重要的就是適應性訓練,尤其要側重學生對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人際關系、學習方法等方面的適應,同時還可以介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調節(jié)方法。3.6 注重提高教師和學生工作人員的心理素質
學生的情緒、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心理狀況與教師和學生工作人員的心理狀況有極大的相關性。他們的心理狀況、言行舉止、教學和管理方式在學生心中必然會產生暗示、示范和潛移默化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同時,還需要非專業(yè)的人員予以積極配合。
參考文獻:.
[1]任 俊,葉浩生.《積極: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106-112.
大學生心理素質論文范文篇三:《淺論當代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
摘 要: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本文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列舉班級案例,提出提高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校大學生 心理素質 培養(yǎng)方法
當代高校大學生處于一生之中心理發(fā)展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生理上已趨成熟,但心理發(fā)展相對滯后,心理沖突和矛盾時有發(fā)生。理想與現實、愿望與行動、自尊與自卑、開放與閉鎖等矛盾經常出現,情緒情感上的大起大落也在所難免。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情緒情感、行為特點有很深的時代烙印[1]。大學校園已不再是人們想象當中超凡脫俗的象牙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及自己的經歷體會闡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1.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總體來說是好的,他們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標準,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自身心理發(fā)展不成熟,認識問題和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還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認知障礙。大學生在自我意識完善過程中,有時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出現自我認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認知障礙。他們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發(fā)展自己,經常把自己分為現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當理想和現實發(fā)生沖突時,他們往往找不到自我。自我評價能力增強,表現出較明顯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他們自信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十分重視維護自己的名譽,更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一旦自尊心、虛榮心得不到滿足,自我評價能力就明顯下降。
(2)情緒障礙。一個人長期處于消極情緒的狀態(tài)下,或處于激烈的情緒狀態(tài)下,就會造成情緒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會受到影響,出現很多異常心理和行為,若不及時采取各種調適措施,就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比如會出現煩惱,焦慮、抑郁、暴躁、冷漠等情緒。大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的情緒容易產生較大波動而表現出兩極性,既可能在短時間內從高度的振奮變得十分消沉,又可能從冷漠突然轉為狂熱,乃至造成消極后果。這種情況常使一些大學生陷入理智與情感的矛盾和沖突之中,從而感到十分苦惱。
(3)學習障礙。學習是動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現象,有兩類行為:①注意力不集中;②考試焦慮與怯場。大學生在學校還是要以學習為主,每年因為心理問題導致學業(yè)問題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2.案例分析
記得那是我第一次當班主任,2013年9月1日上午,跟學生約定下午2:30在教學樓的212教室召開新生見面會,雖然事前掌握了班上每個同學的情況,也針對各種學生制定了一些教育策略,但仍然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新生2013級藥學一班的教室。
首先我介紹和總結了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大學生活不同于高中,它是一種責任、一種奮斗,更是一種通向夢想的階梯。要求大家堅持自主學習,不輕易耽誤一節(jié)課,不輕易放過一個問題,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夢。然后開始班會主題“代理班干部選舉”,鼓勵大家踴躍報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將來更好地走上社會,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班長的競選比較激烈,5位同學同時參與競聘,大家紛紛講很期待在大學期間能夠服務同學,能力得到鍛煉。
綜合同學的表現,思索再三,選擇了××同學當代理班長,他在軍訓期間的表現沒有讓大家失望,處處以身作則,雖然也是剛入校的新生,但已表現出了極大的工作熱忱,能夠急同學之所急,想同學之所想,能力得到廣大同學的一致認可。后來一位同學的電話讓我不禁深思: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從開始的忐忑到熟知,對班級同學已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據藥學院學工辦的要求,要求重新選擇新的班干部,包括班長。選舉方式是公開競選,公開競選班干部是可以更好地為班級服務,也能讓大家選舉出自己心目中滿意的班級形象。于是召開了新學期第二次主題班會“公開競選九大班委”,仍然是班長競聘比較激烈,四位同學摩拳擦掌,臺上同學將自己當班委的想法及為同學作貢獻的決心表達得很清晰,有的還引用了名人的格言作為自己的結束語,每位同學都做了競聘演說,代理班長慷慨陳詞,不知道是對自己很有信心還是沒有準備好,投票結果不是很理想,以落選而告終,這讓我很意外。當時看到這位同學心理有落差,想找機會再跟他好好溝通一下。
班會后接到這位同學的電話,講之前班長投票存在同學拉票,自己沒有當上班長,心里失落,感嘆自己的不公平待遇。通過長時間的交談,該同學看到了別的同學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不足,表示仍然會盡自己的能力為班級出力、為同學做事,向班長學習,向優(yōu)點學習,克服自己的不足。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我跟班長之間進行了面對面交談,從側面了解事情的經過,班長后來的成績也讓大家有目共睹,中秋晚會的策劃,讓大家度過一個沒有家人勝似家人的夜晚;集體出游,讓大家領略大自然別樣風光;校運會的賽前動員,讓大家體會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快樂。兩位同學共同經歷事情后由最初的不理解化干戈為玉帛,學院籃球比賽兩人配合默契,慢慢變成好兄弟。不僅如此,班級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雖然名次不高,但之間的同學誼、兄弟情讓大家收獲很多。
3.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投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積極參與學院、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在業(yè)余時間通過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結識更多朋友,開闊自己的視野,也更好地鍛煉自己的交際交往能力。(4)主動與學校的心理咨詢師溝通。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fā)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
綜上所述,隨著獨生子女群的“90后”大學生接連邁進大學校園,他們崇尚自我、唯我獨尊的思想不再是極個別情況,經不起挫折、心理不健全的學生逐漸多起來。如何引導學生發(fā)展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質,是高校教師特別是高校班主任或輔導員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