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魯迅的一封信
送給魯迅的一封信
書信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既具有傳情達意的功能,又可視為文學作品來欣賞。那么,送給魯迅的一封信要怎么寫呢?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送給魯迅的一封信范文,供您參考!
送給魯迅的一封信范文一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玫瑰是帶刺的,誰也不愿輕舉妄動,而黑玫瑰更是那么不可接近。在我心中,您就是這么一枝怒放的黑玫瑰。用一雙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在那個黑暗的社會中,您蘇醒了,喚醒了人們。您身上長著刺,卻只刺那些統(tǒng)治黑暗的劊子手,然后又悄然離去,只留下玫瑰的點點芳香。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您青年時揮毫潑墨寫就的詩篇仍時時激滿我的心靈!漂泊海外,留學異邦,目睹清朝學生不學無術(shù),醉生夢死,渾渾噩的行徑,遙望故園風雨飄搖之狀,正值熱血青年的您毅然剪掉發(fā)辮,以筆為槍踐履起“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仙臺至東京,在哀痛與憂思中,您從未停止過尋覓救國良策的腳步,一部電影使您學醫(yī)救國的信念發(fā)生了徹底的轉(zhuǎn)變。您深深地明白:中國缺少的,不是健康的體魄,而是一顆清醒的愛國之心;要醫(yī)治的不是傷病的軀體,而是愚昧、麻木的思想和理念。于是,您果斷地拿起了手中的筆,以滿腔的熱情踏上了艱難而漫長的救國救民之路!壯哉!若我國人都有您這般覺悟,何愁中華不興?
您離開了,離開了仙臺,離開了藤野先生,離開了曾經(jīng)那么向往的醫(yī)學。您學會了《吶喊》,去釋放心中的塊壘,激情豪邁。可是后來,輾轉(zhuǎn)流離,從北京到廈門,從廈門到上海,您吃盡苦頭,受盡磨難,想過放棄,有過彷徨。但是,卻依然堅持,只是因為您有著堅定的信念:我以我血薦軒轅。抱著這個信念,您奮筆疾書,廢寢忘食:《狂人日記》、《阿Q正傳》、《朝花夕拾》……憂郁嚴肅的字面下,涌動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愛國熱血。每次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讀您的作品,總能體會到社會的黑暗,民生的疾苦,總會被您努力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信念打動。
站在二十一世紀,回望二十世紀的遭遇,反動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中國國運的艱難險釁,不知您是否感慨萬千?您背負巨大的困難,毅然舉著鮮紅的文學大旗,頑強地走過了那個艱難的時代,我折服于您那堅強的脊梁。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要向您學習,為中華之振興不斷努力,為中華之崛起奮勇向前。
此致
敬禮
您的學生:熊泊鈞
年月日
送給魯迅的一封信范文二
敬愛的魯迅先生:
這是數(shù)十年后的一個學生懷著敬仰之情寫給你的信。我不知為何想要寫信給你,恐怕是因為你讓我懂得了一個簡單卻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記得小時候,我無意間從雜志上翻到了一頁《題辭》,這便是我們的第一次“邂逅”。但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為從你瘦削的臉龐上、嚴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點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剩野草”的沉重與冷酷。
那時,幼小的我無法理解那些晦澀的字詞,無法感受到你對祖國的一腔熱血,對黑暗腐朽統(tǒng)治的憤恨,對民族命運的吶喊,只覺得你不會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你是一個滿腹牢騷的柔弱書生。直至長大一些,才明白我對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終究,我沒有放下這本書,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書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在紙上跳躍,散發(fā)著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動書頁,我便仿佛回到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黑暗的統(tǒng)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層陰暗的鉛灰色,壓抑、恐慌。
朦朧中,我隱約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狹小的書桌前奮筆疾書,用筆桿當做武器無情抨擊敵人的腐朽。同時,我也看到了你棄醫(yī)從文的決絕,看到了你對封建制度的嘲諷,你對深受其害的蕓蕓眾生的同情和憐憫……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膾炙人口,這其中蘊藏了太多難以言喻的情感。這深沉的懷念,這激憤的吶喊,這“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怒,令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你以筆為劍、以文為矢,揭開了丑惡社會的遮羞面紗,讓人性的力量得以彰顯。
雄鷹需要有搏擊長空的勇氣才能自由翱翔天際,人類亦是如此。只有擁有不畏死亡的勇氣、與黑暗勢力做斗爭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寫照嗎?
在以后的道路上,當疲憊偷懶、驕傲松懈時,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憑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堅持下去!感謝您,魯迅先生,讓我懂得了這樣簡單卻深邃的道理,也感謝您讓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動力。
XXX
年月日
送給魯迅的一封信范文三
尊敬的魯迅先生:
我懷著非常崇敬的心情給你寫這封信,因為昨夜我破天荒地夢見了你。第二天醒來,回憶夢境,縱觀現(xiàn)在社會現(xiàn)實,有幾句話想與地下的你說說。
你是我讀著你的文章長大的(或者說是讀你的文章了解你一生的),我是讀著你的文章長大的。從童年的《三味書屋》、《少年閏土》到少年的《社戲》,你的童年是那樣的充滿樂趣。但從13歲起,你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后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jié)束了,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你便開始和社會有了接觸,親自嘗受人世的辛酸了。之后,你便走上了時代的浪尖,創(chuàng)作了駭世驚人的一部部小說、散文、雜文。整整影響了一代文人。
那個特殊的年代,鑄造了特殊的你,雖然你沒有手拿刀槍在前沿陣地上沖鋒,但敵人卻因的一篇篇犀利文章而聞風喪膽,因此,你手中的筆,是刺向敵人心臟的利刃。有人說:魯迅是個社會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擊時弊的,什么時候時弊消亡了,魯迅的文章也就失去了現(xiàn)實針對性,僅存留其歷史文獻價值。
果真如此,事隔70多年后,你及你的文章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當然了,在歌舞旌平的年代,誰又會惦記起一個窮酸的文人呢?
古今大小人物,被影視劇作家們拍了又翻拍,演繹了又演繹,唯有你筆下的閏土、阿Q、祥林嫂及你,卻很少在銀屏上露臉(或者說沒有),是這些題材太單調(diào)而無人出資,可是只要上過初中的人,都認得這些耳熟能詳?shù)娜宋锏?。是你的才華太高無人敢動,還是文人相文人相輕,我用你的一句話:“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度中國人的。”這當真是文人的悲哀么。
因此,我就想,當初你為何棄醫(yī)從文?
當醫(yī)生多好:沒病看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小病小紅包,大病大紅包。吃香著呢。從文也罷,卻要寫些剔骨的詞,讓當局政府到處追究你,像林語堂、瓊瑤他們多好:一部《京華煙云》拍成了44集的電視劇,火得不得了;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讓半個中國的少男少女們哭紅了眼睛。
我不敢妄加評論你,因為我讀你的文章太少。你在印象中永遠是“活著的戰(zhàn)士”。而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fā)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手中常夾一支呂宋煙的,就是真實的你。
XXX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