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一)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元末走武昌,從陳友諒,無所知名。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帥所部降。帝與語,奇之,用為將。從常遇春援安豐,略廬州。從征武昌,城東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漢兵據(jù)之,諸將相顧莫前。友德帥數(shù)百人,一鼓奪之,流矢中頰洞脅,不為沮。同陸聚守徐州,元將擴廓遣將李二來攻。友德度兵寡不敵,遂堅壁不戰(zhàn),以二千人溯河至呂梁,登陸擊之,敵敗去。度且復(fù)至,亟還,開城門而陣于野。李二果至,鳴鼓,士搏戰(zhàn)破擒二。召還,進江淮行省參知政事,鼓吹送歸第。元丞相也速來援青州,友德以輕騎誘敵入伏,奮擊之。洪武三年,蜀將吳友仁寇漢中。友德以三千騎救之,攻斗山寨,令軍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驚遁。太祖諭友德日:“蜀人聞我西伐,必悉精銳以抗我?guī)?。若出不意,直搗階、綿,門戶既隳,腹心自潰。兵貴神速,患不勇耳。”友德疾馳至階,晝夜行。抵階州,敗蜀將丁世珍,克其城。后渡漢江,趨綿州。時漢江水漲,不得渡,伐木造戰(zhàn)艦。欲以軍聲通綿州,乃削木為牌為千,書克階、綿日月,投漢水,順流下。蜀守者見之,皆解體。及聞友德破階、綿,搗江油,壽始分兵援漢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將向大亨于城下,繼而進圍成都。壽等以象戰(zhàn)。友德令強弩火器沖之,身中流矢不退,將士殊死戰(zhàn)。象反走,躪藉死者甚眾,成都平。友德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將,每戰(zhàn)必先士卒。雖被創(chuàng),戰(zhàn)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太祖屢敕獎勞。尋副宋國公馮勝征山西,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日:“祿賜不薄矣,復(fù)侵民利何居?”藍玉誅,友德以功多內(nèi)懼,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旦夕且盡我輩,宜自圖。”太祖聞之,會冬宴,從者徹饌。
【注】,友德有一蔬不盡。太祖責友德不敬,友德出匕首袖中,日:“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屬于遼東、云南地,而王弼亦自盡。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譯文:
傅友德,他的祖先是宿州人.元末到武昌,跟隨陳友諒;默默無聞.太祖進攻江州,至小孤山,傅友德率部下投降.太祖與他交談,覺得他非同尋常,便任他為將領(lǐng)。傅友德跟隨常遇春支援安豐,奪取廬州.隨征武昌,許多將領(lǐng)叢城東南的高冠山俯視已被漢兵占據(jù)的武昌城,他們相互觀望,不愿前進.傅友德率領(lǐng)數(shù)百人,一鼓作氣奪下武昌,飛箭射中面頰穿透兩頰也毫不氣餒,與陸聚駐守徐州,元軍大將擴廓遣將領(lǐng)李二來攻.傅友德估計寡不敵眾,于是堅守不應(yīng)戰(zhàn),另率領(lǐng)二千人逆河而上到達呂梁,登陸迸攻,敵軍敗退。傅友德料到敵軍還會再來,便迅速返回,打開城門,在野外列陣.李二果然來了,傅友德立即下令鳴鼓,士兵奮力搏擊拿下了李二.傅友德應(yīng)召回京,晉升為江淮行省參知政事,太祖命人敲鼓吹號―將他送回府宅。元丞相也速來支援青州,傅友德以輕騎誘敵進入伏擊點,然后奮力追殺敵軍.洪武三年蜀將吳友仁侵犯漢中,傅友德率三千騎兵前去援救,進攻斗山寨,命軍中士兵每人燃起十個火把分布山上,蜀兵見此驚慌逃走.太祖對傅友德說:“蜀人聽說我軍西伐,必定將其全部精銳部分抵抗我軍.如果出其不意,直島階、綿兩州,門戶被毀壞,蜀軍自己便會潰散。兵貴神速,只怕軍隊不勇猛啊。”傅友德晝衣行軍,疾馳至階州.抵達階州后,擊敗蜀將丁世珍,攻克此城.然后渡過漢江,直逼綿州.當時漢江水漲,不能渡江,傅友德軍為此伐木營造戰(zhàn)艦.為了將軍威傳達至綿州,傅友德竽走削成數(shù)千木牌,將攻克階、綿的日期刻上,投入漢水,讓它們順流而下.蜀地守軍見后,全部潰散而逃.等到聽說傅友德攻克階、綿兩地,直搗江油后,戴壽才分兵支援漢州,來保衛(wèi)成都。援軍還未到達,傅友德的軍隊已經(jīng)在城下打敗其守將向大亨,接著進閨成都^戴壽率部下驅(qū)象出戰(zhàn)^傅友德下令以強弓火器迎擊,他身中飛箭卻毫不后退,手下將士也殊死作戰(zhàn)^大象調(diào)頭而逃,踩死許多蜀人,成都平定.傅友德出生入死多場戰(zhàn)役,從偏將升至大將,每戰(zhàn)必定身先士卒.雖多處受傷,作戰(zhàn)卻更勇猛,因而屢立戰(zhàn)功,太祖多次下詔獎勵慰勞.不久,傅冬德協(xié)助征西將軍馮勝遠征山西,因為功勛卓著封潁國公,加封太子太師,洪表二十五年,傅友德請求獲得懷遠民田千畝.太祖說:“我給你的年祿、賞賜不薄,你為什么年要去侵犯百姓的利益呢? ”藍玉被殺后,傅友德因為自己功勞很大而十分害怕,定遠侯王弼私下對傅友德說:“皇上已經(jīng)年老,早晚會把我們?nèi)繗⒌簦覀儜?yīng)該為自己考慮一下。”太祖聽說了這件事,恰逢冬天大宴文武,侍從撤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傅友德有道菜沒有吃完,于是太祖指責傅友德不敬,傅友德從袖中抽出匕首說:“你不過想要我們父子的頭罷了。”于是自刎.太祖大'怒,流放傅友德的家屬到遼東、云南,而王弼也自盡了.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常遇春援安豐,略廬州 略:奪取
B.門戶既隳 隳:毀壞
C.自偏裨至大將 裨:地位低下的人
D.尋副宋國公馮勝征山西 副:協(xié)助
5.下列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傅友德的軍事才能的一組是(3分)
?、倭魇钢蓄a洞脅,不為沮 ②以輕騎誘敵入伏
?、哿钴娭腥巳际娌忌缴?④疾馳至階,晝夜行
?、菽緸榕茷榍?,書克階、綿日月 ⑥請懷遠田千畝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傅友德初為西名之輩,歸降太祖后才被重用。他早年跟從陳友諒,不受重視,后來在太祖麾下屢立戰(zhàn)功,多次受到贊揚和嘉獎。
B.傅友德善于用兵,膽識過人。在武昌之戰(zhàn)中,許多將士觀望不前,傅友德率領(lǐng)數(shù)百人勇猛殺敵,一鼓作氣拿下了武昌城。
C.傅友德多次出生人死,奮勇當先。在漢州一戰(zhàn)中,蜀人驅(qū)象踩死無數(shù)明朝士兵,而他又身中飛箭,但依然率領(lǐng)將士們殊死作戰(zhàn)。
D.傅友德戰(zhàn)功顯赫,可惜下場悲慘。他因功勛卓著,官至太子太師,但因小事被斥責而自刎,家人被流放至偏遠之地。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IO分)
(1)度且復(fù)至,亟還,開城門而陣于野。
(2)上春秋高,旦夕且盡我輩,宜自圖。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4.C(裨,意思為此處為“副將”)
5.B〖①是表現(xiàn)傅友德作戰(zhàn)勇猛④是表現(xiàn)傅友德聽從太祖的要求⑥表現(xiàn)傅友德貪財〉
6.C(與象群作戰(zhàn)發(fā)生在成都,不是漢州,原文提到被象群踩踏的是蜀兵)‘
7.(1)傅友德料到敵軍還會再來,便迅速返回,打開城門,在野外布陣。(得分點:“度“亟”、“陣”各1分,句意2分)
(2)皇上己經(jīng)年老,早晚會把我們?nèi)繗⒌?,我們?yīng)該為自己考慮一下。(得分點:“春秋”、“且”、“圖”各1分,句意2分)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二)
全祖望
先生字曰寧人,改名炎武①,學者稱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與人茍同,耿介絕俗。最與里中歸莊相善,共游復(fù)社。于書無所不窺,尤留心經(jīng)世之學。其時四國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敗壞。歷覽《二十一史》,有關(guān)于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務(wù)質(zhì)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晚益篤志《六經(jīng)》,而《日知錄》三十卷,尤為先生終身精詣之書,凡經(jīng)史之粹言具在焉。
乙酉之夏,太安人②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謂先生曰:“我雖婦人哉,然受國恩,果有大故,我則死之。”遺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應(yīng)昆山令楊永言之辟,與嘉定諸生吳其沆及歸莊共起兵,以從夏文忠公于吳,事既不克,先生與莊幸得脫。次年,幾豫吳勝兆之事,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國之戚,焦原毒流③,日無寧晷。遍游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之勝。戊戌,遍游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guān)外,以觀大東。丁巳,六謁思陵,始卜居陜之華陰。初先生遍觀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畝田于華陰供晨夕,而東西開墾所入,別貯之以備有事。
方大學士孝感以書招先生為助,答曰:“愿以一死謝公,最下則逃之世外。”孝感懼而止。戊午大科,詔下,諸公爭欲致之,先生豫令諸門人在京者辭,曰:“刀繩具在,無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諸公又欲行薦之,貽書葉學士訒庵,請以身殉得免?;蛟唬?ldquo;先生謂釣名者也,其心豈欲見知于人?而力拒之以明節(jié),則吾未之聞矣。”華陰諸生請講學,亦謝之。先生即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書乾兄弟,甥也,當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貴,累書迎先生南歸,愿以別業(yè)居之,且為買田以養(yǎng),皆不至。
辛酉,卒于華陰,無子,年六十九。高弟吳江潘耒收其遺書,序而行之,又別輯《亭林詩文集》十卷,而《日知錄》最盛傳。徐尚書之冢孫涵持節(jié)粵中,數(shù)千里貽書,以表見屬。予沉吟久之,王不庵曰:“寧人身負沉痛,思大揭其親之志于天下,奔走流離,老而無子,安得掉首故鄉(xiāng),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節(jié)選自《鮚埼亭集》,有刪改)
【注】①顧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曾參加抗清斗爭,后來致力于學術(shù)研究,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②太安人:是明清時代給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此指顧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流:比喻遭蹂躪。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譯文:
先生字寧人,后改名為炎武,學者稱他亭林先生。顧炎武年少時高超不凡,有遠大的志向,不與人茍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鄉(xiāng)歸莊非常友好,一起游學復(fù)社。對于書籍沒有不看的,特別注重治理世事的學問。當時國內(nèi)有很多憂慮之事,他嘆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國家敗亡。他廣泛閱讀《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jīng)》,有關(guān)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隨即記錄下來,力求評定這些在當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說拘泥于古代虛而不實的話。晚年更加專注于記述《六經(jīng)》,而《日知錄》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終身學術(shù)研究最高境界的書,凡是經(jīng)書和史書中精妙的話語全部收錄在書中。
乙酉年夏天,顧炎武母親六十歲,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戰(zhàn)爭,她對顧炎武說:“我雖然是一個婦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寵,果真國家有大的變故,我就為國而死。”給后人遺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響應(yīng)昆山縣令楊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員吳其沆以及歸莊一起起兵抗清,到吳地跟隨夏文忠公。第二年,幾次參與吳勝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組織抗清,因為道路阻隔,沒有能夠前行。
先生懷抱故國的悲傷,國土遭受清人蹂躪,每天沒有一刻能夠安寧。游遍沿江一帶的山水,來觀賞舊都周圍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圍的地方。一直到山海關(guān)外,來觀賞大東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謁思陵,開始選擇定居在陜西的華陰。當初先生游遍觀賞四方,他對明朝忠誠的心愿并沒有丟下,先生在華陰購買五十畝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種,而開墾收獲所得,另外貯藏起來,以備起兵之用。
大學士方孝感用信召見先生作為他的助手,先生說:“希望以死推辭,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聽后驚恐,就停止召見他。戊午年朝廷大規(guī)模選撥人才,皇帝詔書下達,眾官員爭相想招致他,先生預(yù)先讓在京城的眾門生推辭,并且說:“刀繩都有,不要讓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眾官員又想推薦他,他寫信給學士葉訒庵,請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編修的職務(wù)。有人說:“先生所說的沽名釣譽的人。他們的心思怎么想被天下人知道呢?而(您)盡力拒絕推薦這件事來表明自己的節(jié)操,那么,我還沒有聽說這樣的人(事)。”華陰的諸生請求他講學,他也推辭了。先生擁有為世所用的謀略,卻不能得到實現(xiàn)。尚書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當他們還沒有做官時,先生救濟他們,等到他們富貴了,多次寫信迎接先生南歸,愿意把別墅給他居住,并且買田來供養(yǎng)他,他都沒有去。
先生死在華陰,死時六十九歲。先生沒有子女,徐尚書把先生的從孫顧洪慎立為他的孫子,以便祭祀先生。他的高足吳江人潘耒收藏他遺留下來的書稿,作序并發(fā)行,又另外編輯了《亭林詩文集》十卷,而《日知錄》最為廣泛流傳。徐尚書的長孫徐涵在廣東做官,從數(shù)千里外寫信給我,囑咐我給先生寫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等到讀到王不庵的話:“先生承受亡國的痛苦,想在天下廣泛宣揚他母親的志向,到處奔波,流離失所,到老都沒有兒子,他過著隱居孤寂的生活,數(shù)十年沒有吐露過的思想,竟然不能夠一吐為快,卻讓后起的少年從他的文集中增長見聞,那委屈已夠大的了,怎么能夠不回望故鄉(xiāng),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實在哀痛啊!”這話,大概能夠用來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其時四國多虞 虞:憂患
B.幾豫吳勝兆之事 豫:參與
C.先生即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遂 遂:實現(xiàn)
D.數(shù)千里貽書,以表見屬 見:表被動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顧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組是( )
①最與里中歸莊相善,共游復(fù)社 ②焦原毒浪,日無寧晷
?、叟c嘉定諸生吳其沆及歸莊共起兵 ④東西開墾所入,別貯之以備有事
?、輹鵁o所不窺,尤留心經(jīng)世之學 ⑥當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記述了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大師顧炎武壯志難酬、赍志以歿的一生,表彰他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B.文章第二段從太安人著筆,通過對太安人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jié)的記述,含蓄而有力地襯托了顧炎武的高尚氣節(jié)與抗清意識。
C.明亡之后,顧炎武遍游大江南北、關(guān)河內(nèi)外,六謁思陵,最后定居華陰,墾田經(jīng)營,表明了他耿耿復(fù)明之志有些消退。
D.顧炎武三次放棄舉薦為官的機會,他以死相拒的行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決心。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而力拒之以明節(jié),則吾未之聞矣。(5分)
(2)高弟吳江潘耒收其遺書,序而行之。(5分)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4.D(見:稱代副詞,我。見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句。)
5.B(②記敘現(xiàn)狀;⑥是寫救濟他人。)
6.C(應(yīng)是“未滅”,他經(jīng)營墾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7.(1)而(您)卻盡力拒絕推薦來表明自己的節(jié)操,那么,我還沒有聽說這樣的人(事)。得分點:①拒:拒絕。(1分)②以:來。(1分)③節(jié):節(jié)操。(1分)④未之聞:賓語前置。(1分)大意1分。
(2)他的高足吳江人潘耒收藏他遺留下來的書稿,作序并發(fā)行了它們。得分點:①高弟:高足,高徒。(1分) ②遺書:遺留下來的書稿。(1分) ③序:名詞作動詞,作序。④行:發(fā)行(1分)大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