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語文課文《隆中對》期末練習試題
初三上冊語文課文《隆中對》期末練習試題
在我們復習語文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做試題卷,鍛煉我們的做題能力,這樣子才能夠使我們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分享的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課文《隆中對》期末練習試題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課文《隆中對》期末練習試題
文言文閱讀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
(1)自董卓已來 ( ) (2)名微而眾寡 ( )
(3)挾天子而令諸侯( ) (4)利盡南海 ( )
【小題2】下面劃線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4分)
A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B則名微而眾寡/國險而民附
【小題3】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小題4】問題探究:諸葛亮認為“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應該采取哪些策略?(結合文意用自己的話概括)(6分)
【小題5】請用原文的語句填寫以下空白(4個)
?、僦T葛亮認為與曹操“不可與爭鋒”的原因是“ ”。
?、谥T葛亮認為劉備在內政和外交方面應遵循的方針是“ ”。
【小題6】諸葛亮在對前景的分析中,反復強調什么的重要性?試從文中找出相應詞語作答。(4分)
【小題7】你還知道有關諸葛亮的其它故事嗎?請列舉一兩例來。(4分)
《與顧章書》(吳均)
仆(1)去月謝病,還覓薜蘿(2)。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蟬鳴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8)。山谷所資(9),于斯(10)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11)
注釋:(1)作者謙稱。(2)〔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3)〔森壁爭霞〕陰森陡峭的峭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4)(限)遮斷。(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又名竹米,隱士所食之物。(9)〔資〕出產。(10)這里。(11)〔仁智之樂,豈徒語哉!〕意思是佳山秀水為仁人智士所喜愛,非虛妄之語。
【小題1】文中作者描寫了石門山怎樣的美景?(用文中語句回答)(4分)
【小題2】作者選擇石門山為歸隱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小題3】你對作者的歸隱之舉持何態(tài)度?請簡述觀點及理由。(4分)
?、俪急静家?,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題1】第①段中有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這個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2分)
【小題2】解釋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傷先帝之明
【小題3】下面句子中劃線的“之”與“敗軍之際”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4分)
A.咨臣以當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D.永之人爭奔走焉
【小題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小題5】你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4分)
語言表達
諸葛亮如今已經成為了智慧的代名詞。古今中外曾有許多與智慧有關的故事,諸如司馬光砸缸、智取威虎山等等。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表現智慧的事件。試自擬標題,用一兩百字敘說一個與智慧有關的小故事,并與大家交流一下。
看了初三上冊語文課文《隆中對》期末練習試題的人還看:
2.初中語文常識知識
4.初中語文課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