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功課,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教師教學工作的“三座大山”,現(xiàn)在的學生缺失的就是德育教育,所以老師應該配合校方積極開展工作。
中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德育是中小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如何讓在多元社會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廣大中小學生能夠自覺接受德育教育、讓老師可以對癥下藥、把握主動,既當教書的經(jīng)師,更當好育人的仁師;既當好知識傳播者,更當好人生領路人,至關重要。系統(tǒng)分析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教育思想,對如何增強當前德育教育實效,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和積極的現(xiàn)實價值。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實踐活動中的互動,把一定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社會規(guī)范、法律要求等內(nèi)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德育教育的實效,既是德育教育實踐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期待。在德育教育實效的維度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
從教育過程看:一是目標要求實。在制定中小學德育教育目標時,要切合實際,遵循德育教育規(guī)律,尤其是目標不能定得過高,要遵循中小學生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階段性特點。二是過程要求實。開展教育活動,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做表面文章,不能只求表面上轟轟烈烈。有的教育流于形式,實際效果不大,有的還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三是成果要求實。要使教育的成果真正轉(zhuǎn)化為中小學生向善向上向好的導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對中小學生終身負責、對社會發(fā)展進步負責的基本責任,而不是為了單純的管住學生而開展教育。
從教育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看:一是主體要務實。德育教育主體在教育過程中占有主導地位,其自身必須求真務實,做到愛、責、能、范的統(tǒng)一。愛,就是從事德育教育必須真心喜愛這項事業(yè)。所謂真心喜愛,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從事德育教育。責,就是對從事德育教育始終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恪守職業(yè)道德,盡心盡力干好每一件工作。能,就是德育教育的主體要具備從事這項工作所應該具有的能力。德育教育要取得實效,離不開教育主體實踐能力的支撐。范,就是德育教育主體要為教育對象做出示范和表率。德育教育的主體是“教育”別人的人,他要通過自己對教育要求、內(nèi)容的理解和宣講,使教育對象能夠接受教育要求和內(nèi)容觀點,并且自覺內(nèi)化為價值觀,外化為行為。二是主客體的互動程度。這已經(jīng)成為影響德育教育實效的重要因素。客體在教育結(jié)構(gòu)中主體意識、自主意識的增強,使得教育者必須十分重視客體在教育中的參與度,不能簡單地搞我說你聽、我教你做。特別是當前,社會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信息溝通交流手段很多,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和方式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不能落伍于時代、落后于學生這個客體。
從教育效果的評價上看:一是要緊貼實際。加強未成年人德育的一條重要原則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學校德育工作要著眼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大處,更要著手于言談舉止的小處,在“具體化”上多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出言有訓、行之有范的良好行為習慣。所以,一定要緊貼中小學生的思想實際、鮮明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工作,不能自轉(zhuǎn)、空轉(zhuǎn)。二是要學生認可。教育的實效如何,學生最有發(fā)言權。在開展教育之前,教育過程中,教育結(jié)束后,要十分注重學生對教育目標、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式等的態(tài)度。始終把學生認可度作為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標。三是要注重長遠。不能僅僅滿足一時的教育需要,而要著眼學生成長成才成人的長遠目標,著眼育人的長遠需要來開展教育。
從教育環(huán)境對教育效果的影響看:一是文化熏陶。包括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文化設施、文化活動等。二是輿論引導。主要是形成一種積極的、鮮明的輿論導向。三是求實導向。教育特別是著眼改造思想的德育教育,只有始終求真求實,才最有說服力。